军统特务周养浩是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反动顽固的反面典型,因为他拒绝改造,被关押了25

曦月谈 2025-04-19 15:01:34

军统特务周养浩是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反动顽固的反面典型,因为他拒绝改造,被关押了25年才搭上特赦的末班车,而他重获自由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去台湾投奔蒋介石,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1949年底,周养浩得知国军败退,收拾东西慌忙逃走,就在去往台湾的途中被拦截在了彼时还未解放的云南。   但他的美梦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起义打破了,当时的云南省司令卢汉放弃了负隅顽抗的想法带兵起义,周养浩的飞机一落地就被团团围住。   他气愤的大骂卢汉“小人行径”,起义军没工夫听他发泄直接将他的嘴巴堵上带走,中央接到消息之后直接将他转送多地,最终落脚在了抚顺战犯所。   但是周养浩依旧是执迷不悟,他对于国军的支持已经到了是非不分的痴狂地步,多次在监狱当中做出违反战犯改造条约的事情,究竟为何他如此固执呢?   1931年之后,蒋介石看着国内风起云涌的救国运动,为了更好的管控全局,他有了成立特务组织的想法,于是蓝衣社就成立了,这也是之后军统的雏形。   这时候戴笠已经在蒋介石那里获得了极高的重视,作为骨干的戴笠也在不断地“招揽人才”,很多特务人才都是由戴笠发发掘的。   而周养浩就是在这时候走进戴笠视野的,周养浩懂法同时和戴笠是同乡,那时人们对于乡土情怀还是很深的,别说是戴笠了,就连蒋介石也因为陈诚、戴笠等人的老乡身份而高看他们一眼。   周养浩在被重用之后为了不让领导失望也是殚精竭虑的工作,他也算是赶上了党内特务机关快速发展的“好时候”,进入快车道的他晋升之路走的也顺畅。   后来,他管理息烽监狱,这里可是有无数爱国人士的冤魂,当时他任职后,便发挥了自己“儒雅”的气质,决心把这个“地狱”变成“天堂”。   当时他并没有一律采取残酷的手段,而是想要通过“劳动”来优化犯人的生活条件并由此感化他们。   精明的周养浩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犯人的精神和身体自由,以软刀子来对付一些非常顽固的犯人,此前的残忍手段不仅更激化了民主人士的反抗,还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荡。   经过周养浩一段时间的调整,不仅这座监狱的风评好转,还成为了一个“赚钱”的香饽饽,犯人们劳动产品卖的很好。   这样周养浩声誉大增,连蒋介石都对他青睐有加,之后,蒋介石甚至亲派一个十分关键的任务给他。   这也就是震惊全国的杨虎城被杀案,除此之外他身上的罪孽还有很多,这些都是需要他用一生去忏悔的。   但是到了战犯营中,他表现的“心如磐石”,他还是无脑信奉着国民党的那一套,思想改造当中也是态度极其不端正,这样的战犯是否会被关一辈子呢?   其实周养浩也想过这个问题,他已经做好了将牢底坐穿的准备,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1975年我党竟然将他特赦,同时还有几个与他一般无二的“老顽固”。   并且当时我党也说:你们想去台湾就去台湾,想出国就出国,但是有一点,大陆永远欢迎你们!   他们一行人作为国民党的旧部没有归处,一心还想着重归旧部,但是他们的愿望没有被国民党准许,于是乎有人绝望自杀,有人灰心丧志出国了此残生,有人投入大陆怀抱。   周养浩就出国了,他之后不再关心政事,但在此前他的一些回忆录当中也能看出他是有悔恨之意的。   说到底同胞的血债于他而言是十分沉重,他的一生注定要为曾经的亡魂忏悔。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曦月谈

曦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