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排长叫李海欣,河南临颖人。
李海欣的父亲是一个民兵,他对参军十分向往,在父亲的影响下,年幼的李海欣也渴望成为一名军人。
长大后,李海欣如愿以偿成了一名军人。
1984年,李海欣参加了老山轮战。
这时候,李海欣已经升任排长了,上级让他带着14名战士坚守142高地。142高地的位置比较重要,越军对这个高地虎视眈眈,多次派兵偷袭142高地。
不过142高地的面积不大,顶部面积,只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而越军经常发起炮火打击,如果派太多兵力坚守,只会徒增伤亡。接到任务后,李海欣二话不说,带着14名战士,就来到了142高地驻守。
到了142高地后,李海欣发现,越军几乎每天都会发起炮火打击,而且火力十分凶猛,好在142高地上的防御工事比较坚固,躲在里面,也不用担心被炸死或者炸伤,只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让人不舒服而已。
此后好几天,越军天天发起炮火打击,不过我军没有一人被炸死或者炸伤,李海欣甚至总结出了越军的轰炸规律,可突然有一天,越军停止轰炸了。
这天,李海欣算了算时间,按照之前的规律,越军马上就要对142高地发起炮火打击了,就让战士们抓紧时间躲进工事里。谁知众人在工事里等了很久,也没有听到爆炸声,越军始终没有发起炮火打击。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李海欣不认为越军已经放弃了142高地,他认为,越军肯定有什么阴谋。
为了保险起见,李海欣决定带几个战士,在高地附近巡逻一下。下山后,李海欣等人巡逻了一段时间,碰到了三道身穿解放军军装的人影,这三道人影看到李海欣等人时,先是一愣,随后大大方方走了过来。
见到李海欣几人时,三人用熟练的中文,热情地打了一个招呼,之后就离开了。可李海欣却感觉这三人不太对劲,原因很简单,他们身上的衣服太新了。
当时,留在老山的解放军,都经历了多次战斗,还没有来得及休整,而且这几天老山还下起了雨,包括李海欣在内的大部分战士,身上都沾了很多泥土。
可这三人身上却是一尘不染,他们的衣服之新,仿佛就是刚从衣柜里拿出来一样,李海欣不得不怀疑。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经常伪装成我军,在我军驻地附近搞破坏,还给我军造成了不小损失,李海欣知道很多类似的战例,所以他不得不小心。
三人察觉到李海欣一直在盯着他们,为了打消李海欣的怀疑,他们竟唱起了《大海航行靠舵手》。
这是一首解放军军歌,三人原以为唱解放军军歌,可以打消李海欣对他们的怀疑。却不知,这首军歌,在60年代比较流行,到了80年代已经没多少人唱了。
三人唱这首军歌,反而加重了李海欣的怀疑。
为了避免误杀,李海欣先是让身边的战友做好战斗准备,接着决定再试探对方一下,只见他用越南话对即将离去的三道人影大喊道:“缴枪不杀!”
听到这话,即将离去的三人意识到,他们的身份已经暴露了,不然李海欣不会说出这番话,于是,三人立即转过身,举起手中的枪,对着李海欣几人扫射。
李海欣几人早有准备,在对方转身的时候,就已经找好掩体,对方的子弹根本打不到。紧接着,李海欣就带人发起了反击,三人运气不错,他们不远处就是一个深沟,三人利用这个深沟,与李海欣等人交战。
李海欣见状,先是组织火力掩护,并让一个战士悄悄摸过去,往深沟里面扔手榴弹。这个战士没有辜负李海欣的期望,一颗手榴弹就送三名越军上西天。
击毙三名越军后,李海欣拿走战利品,接着就继续在附近巡逻,见没有异常,他就重返142高地。
回到142高地不久,越军就发起了进攻。
这一次,为了拿下142高地,越军出动了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敌人的人数为400余人,还有很多火炮。
而142高地,连同李海欣在内,不过15人。
李海欣认为,就他们这点人,很难守得住,就向上级报告情况,请求炮兵支援,并获得了批准。
在接下来的10多个小时中,400余名越军,先后发起了6次进攻,但在我军炮兵的支援下,越军的进攻全部被打退,我军还击毙了104名越军。
期间,李海欣不幸被炮弹炸伤,但他还在坚持指挥战斗,并向炮兵们报告越军的位置。最终,李海欣因为伤势太重,失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22岁。
余下的越军见势不妙,只好狼狈逃走。
此战,我军以牺牲5人的代价,歼敌104人,打退越军6次进攻,缴获枪支185条,牢牢守住了142高地。
这其中,排长李海欣的贡献最大。
战后,已经牺牲的李海欣,被追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而他战斗过的高地,也被称为李海欣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