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便装私访,他坐上黄包车,问车夫:“冯督军这人怎样啊?”车夫一听,破口大骂: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21 22:28:52

冯玉祥便装私访,他坐上黄包车,问车夫:“冯督军这人怎样啊?”车夫一听,破口大骂:“他可真不是东西。”没想到,冯玉祥不仅没生气,还赏了车夫20块大洋。

上世纪20年代有个带兵的将军叫冯玉祥,他虽然穿得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可手里管着几十万人的队伍。

他在河南当督军那会儿干了不少实在事,比如整治贪官污吏、兴办学校、修桥铺路,被人夸是真心为老百姓做事的人。

要说冯玉祥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他真能把当官的和当兵的管得服服帖帖。

那时候当兵的要是敢欺负老百姓,被他知道了准没好果子吃。

原来那些横行霸道的官员,见了他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有回他带着队伍把河南原来的土皇帝赵倜打跑了,自己当了督军之后头一件事就是立规矩,当官的不许摆谱,省下来的钱都得花在老百姓身上。

不过再精明的人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有天冯玉祥换了身粗布衣裳在城里转悠,随手招了辆黄包车说要逛逛。

车夫看这位客人出手大方,接活时还挺高兴,二人聊着聊着就扯到了冯督军身上,车夫哪知道坐车的正是本尊,张嘴就骂:"那个冯大个子真不是东西!"

原来冯玉祥前阵子下了道命令,不许当官的坐黄包车。

他本意是整治那些摆架子的官员,哪知道这道禁令把车夫们坑苦了。

当时坐得起黄包车的多是有点闲钱的人,普通百姓出门都靠两条腿,车夫们就指着拉这些老爷太太挣口饭吃,现在当官的不敢坐车,生意一下子少了大半。

有个老车夫家里七八口人等着吃饭,眼看就要揭不开锅。

冯玉祥坐在车斗里听得真切,后背直冒冷汗,他这才明白自己光顾着收拾当官的,没替百姓想周全。

等车夫骂痛快了,他掏出二十块大洋塞过去,亮明身份说:"骂得好,这些钱你先拿着过日子。"后来他回到衙门连夜修改政令,专门给黄包车夫们留了活路。

冯玉祥虽然治军严苛,但听得进老百姓的真话,他那些整治官场的办法,像什么官员出行不许摆仪仗、不准坐轿子,原本都是好心,可差点把靠这个行当吃饭的穷苦人逼上绝路。

要不是这次私访听到车夫的真心话,指不定要闹出多大乱子。

实际上,冯玉祥带兵确实有两把刷子,他手底下原本就万把来人,硬是带成了几十万人的西北军。

当年军阀混战的时候,他带着部队从陕西打到河南,把那些占地为王的土军阀收拾得服服帖帖。

有次跟吴佩孚交手,他让士兵半夜里举着火把急行军,把对方吓得以为天兵天将下凡了。

不过这位布衣将军最看不得当兵的欺负老百姓,有回他手底下的兵偷了老乡家的鸡,被老乡追到军营里告状。

冯玉祥当场集合全团,当着大伙的面让那个兵赔钱认错,完事还罚他挑了一个月大粪,从那以后,他部队驻扎的地方,老百姓都敢把晾衣绳拴在军营门口。

冯玉祥在河南搞改革那阵子,洛阳城里的变化最大,原先坑坑洼洼的土路铺上了青石板,破破烂烂的城门楼子修得跟新的一样,他还把城隍庙改成学堂,请了北平来的先生教孩子们念书识字。

最让老百姓称道的是他收拾贪官的手段,有个县长贪污修河堤的钱,被他当众扒了官服,捆在县衙门口晒了三天太阳。

可就是这么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将军,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就说禁坐黄包车,好在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修改,后来他修改政令时专门加了一条:官员可以坐车,但必须按市价付钱,谁敢赖账就革职查办。

这事过去没多久,冯玉祥又搞了个新鲜玩意,他让手下在衙门门口立了个大木箱,老百姓有什么冤屈可以直接往里投状子。

有回箱子里塞满了告某个税吏的状纸,他派人一查,果然是个吃拿卡要的货色,这个税吏最后被发配到黄河边上扛沙包,扛了整整半年才准回家。

冯玉祥在河南待了不到两年,可给老百姓办的事够说上三天三夜,他走了之后,接任的督军想把黄包车禁令捡回来,结果车夫们集体罢工,把督军府围了三天。

最后还是冯玉祥捎来话,说"民为衣食父母,断人生计如杀人父母",这事才算了结,真是个为百姓着想的人。

信息来源:北京大兴——2024年7月23日“布衣将军”冯玉祥和车夫的故事

0 阅读:63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