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到武汉视察工作时,突然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竟然只是一个副处级,随即便将此人直接升职成厅长,并且还享受副省长的待遇,这个人究竟是谁?
王盛荣,这个名字在1957年的秋天被毛泽东突然提起,让湖北省领导一时手忙脚乱。当时毛主席正在湖北视察工作,突然打断了正在汇报的省委书记,问道:"王盛荣在哪里?"这个出乎意料的问题让在场的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和省长都愣住了,他们对视一眼,竟无人能够回答。 王任重立刻派省委秘书长王良去查找王盛荣的下落。经过一番寻找,王良终于在汉阳轧钢厂的工地上找到了这位曾经的高级干部。当时的王盛荣,已经沦落到一个普通工人的位置,他正拖着战争中受伤而留下的瘸腿,与普通工人一起在工地上劳作,满身尘土,浑然不觉自己即将迎来命运的重大转折。 这一幕若是放在五年前,恐怕谁也想不到。1952年之前,王盛荣可是拥有副部级待遇的高级干部。他的政治生涯逆转,要从1950年3月那个特殊任务说起。那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与苏联进行贸易往来。王盛荣被委派组织钨砂生产并出口到苏联,换取急需的机械设备和军工用品。 当他来到矿区实地考察时,看到的是一片令人担忧的景象:机械设备严重不足,车辆匮乏,根本无法支撑大规模的钨砂生产。而交货期限却已经确定,任务不容推迟。正当王盛荣一筹莫展时,他得知国民党曾将1000吨钨砂冻结在香港。 灵机一动,王盛荣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这一发现,并提出了大胆的解决方案:收回这些钨砂,换取急需的设备和汽车,投入生产。得到周恩来的批准后,这1000吨钨砂成功换回了100辆货车和100桶汽油,使得向苏联出口万吨钨砂的任务圆满完成。 然而,就是这一看似成功的行动,却在两年后为王盛荣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1952年3月,他因此事被撤职查办,从副部级一下子降到了副处级,被调往中南建筑工程管理局担任工程处副处长,政治生命陷入低谷。 一个曾经的高级干部默默无闻地工作了五年,直到1957年毛主席的那句"王盛荣在哪里?"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当毛泽东得知王盛荣如今的处境后,当即表示:"把王盛荣安排到省冶金工业厅当厅长,恢复他的党籍,享受副省级的待遇。" 1932年的冬天,赣南的一个小村庄里,枪声打破了宁静。此时的毛泽东正在赣南进行调查研究,却不知身后已经有一场危机悄然逼近。 那一年,中国革命处于艰难时期,王明集团已经进入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他们处心积虑地将毛泽东排挤在外,不让他参与中共和红军的领导工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即将召开重要会议,却没有通知毛泽东参加。就在这紧要关头,王盛荣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前往赣南,通知毛泽东参加会议。 带着一个排的战士,王盛荣连赶几天路终于抵达了那个小村庄。还没见到毛泽东,村里突然传来了激烈的枪声。王盛荣心急如焚,担心毛泽东的安危,但又不清楚前方情况,只能带人小心翼翼地往前探查。 当看到毛泽东的警卫员正在与敌人交火时,王盛荣立即带人冲了上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看到一名持刀的敌人正悄悄接近背对着危险的毛泽东。危急时刻,王盛荣顾不上多想,大喝一声引开敌人注意,抬手就是一枪,当场击毙了那名敌人。 随着王盛荣带领的战士加入战斗,战局开始向我军倾斜。但王盛荣心里清楚,任务的关键是尽快带毛泽东赶回去参加会议,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他简短地向毛泽东说明了情况,准备立刻启程。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毛泽东此时痔疮发作,疼痛难忍,根本无法长途跋涉。面对这一突发状况,王盛荣毫不犹豫地将长枪交给战友,和其他红军战士一起架起毛泽东,在战友的火力掩护下,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圈,最终使毛泽东顺利参加了会议。 就是这次生死攸关的救援,让王盛荣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这份情谊在1945年的七大会议上再次得到了体现。当时,王盛荣本没有代表资格,却拿着纸笔要进入会场。门口的警卫指出他没有代表证,不能进去。王盛荣不恼不怒,只说想进去听听,学习一下。 警卫将情况报告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笑着说:"他要听就让他进来听吧。"就这样,王盛荣每天都去旁听七大会议,最终还正式成为了七大代表。 然而,命运的车轮总是起伏不定。1958年,在重获重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盛荣因为在炼钢的特殊历史事件上"泼冷水",再次陷入困境。湖北省冶金厅连开了18次批评会议,但王盛荣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拍了18次桌子,拒绝违心写检讨。 这种坚持的代价是沉重的。1958年底,王盛荣受到了严厉批评,从此淡出了政坛,还经历了长达13年的牢狱之灾。直到1978年,他才重获自由;1979年10月底,他的处分终于被撤销,级别和待遇也得到了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