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来到一名日本朋友家做客,不料却在朋友家里发现一个十分眼熟的铜罐。经过一番思索,他震惊的发现这居然是国宝皿方罍流失已久的器身!为了将皿方罍顺利带回国,过程几经波折又艰辛! 这事儿还得从马馆长强压着激动说起。他盯着铜罐底部模糊的铭文,手都在发抖——商周青铜器上“皿”字族的标记错不了,跟湖南博物馆那个孤零零的皿方罍盖子正好对上号。日本藏家压根不晓得这物件值钱,当普通摆件扔在茶室里积灰。但等马馆长提出要买,对方突然警觉起来,转头就找拍卖行做了鉴定。好家伙,一查竟然是全球现存最大的青铜方罍,拍卖行当场开价3000万美金,那可是九十年代啊! 湖南老家的专家们急得满嘴燎泡。盖子和器身分离快七十年,好不容易找着正主,总不能眼睁睁看它再流落海外。博物馆账上穷得叮当响,最后硬是凑出三千万人民币,还不够人家开价的零头。纽约拍卖场举牌那天,湖南代表团手心里全是汗。果然,电话竞拍刚报到两千万美金,场子里突然蹦出个神秘买家直接喊到三千万。后来才听说,那位阔佬是法国酒业大亨,想把方罍买回去当醒酒器! 要说这事儿最魔幻的转折,还得数湖南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国宝护卫队”。下岗工人捐半个月工资,小学生砸碎存钱罐,海外华侨连夜凑外汇,硬是在二十天内又凑出两千万。拍卖行被这阵势吓懵了,破天荒同意撤拍协商。2014年春天,皿方罍器身终于坐着专机回到长沙。当盖子严丝合缝扣上青铜罐那刻,在场所有人都听见“咔嗒”一声——那是跨越世纪的合体声。 不过冷静下来想想,皿方罍能回家多少带着运气成分。要不是马馆长恰好去日本访友,要不是盖子留在国内当对照标本,这国宝估计早就改姓“路易”或者“山本”了。文物追讨现在基本靠“偶遇+砸钱”模式,联合国公约根本架不住拍卖行钻法律空子。更扎心的是,皿方罍器盖分离本身就是列强抢掠的伤疤——盖子当年被军阀当废铜卖,器身被英国军官顺手牵羊。如今我们花天价买回自己的东西,倒像是给强盗销赃付辛苦费。
1992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来到一名日本朋友家做客,不料却在朋友家里发现一个
三分的戏说
2025-04-22 00:02: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