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各军区按照邓公的指示,开始上报裁军名单。 其中

静心历史录吖 2025-04-22 00:08:43

198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各军区按照邓公的指示,开始上报裁军名单。

其中,成都军区上报的第一个名单,就是50军。

抗美援朝战争中,50军在汉江打出了威名,这支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现场却没人敢为50军求情。

因为在1979年3月,对越自卫反击战中,50军有一个指导员,竟带着200多人向越军投降。

50军成立以来,就没有人主动投降过,这次一下子就出现了200多人,可以说是震惊了很多人。

这起投降事件,也成了50军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带队投降的人,叫冯增敏,50军150师448团8连的指导员,150师其实不是50军的老部队,它是由成都军区几个独立团和高炮营组建起来的。

与148师、149师相比,150师战斗力较弱。

150师平时的工作,也主要是修路搭桥,很少参与到军事训练中,有的新兵甚至连枪都不会用。

但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150师却主动请战,军区首长认为,150师缺乏实战经验,贸然派出去,肯定伤亡很大,所以一开始就不同意派150师上战场。

奈何150师再三求战,加上当时我军已经取得了反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军区首长认为,让150师的新兵上战场锻炼一下,增加实战经验,也是非常不错的。

考虑到150师没有实战经验,50军就给150师派了一个军指导组,由副军长牵头,指导150师作战。

过境后,150师主要清剿残敌任务。

这个任务没有那么危险,但同样,取得的战果也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如148师和149师两支兄弟部队。

在撤退回国阶段,他们就没有按照原方案撤退,而是选择从越南班英地区以北的小路绕过去,追击逃跑的越军,这样就可以扩大战果。但驻150师的军指导组忘了一点:150师很多都是新兵,没有实战经验。

期间,150师448团竟一头扎进了危机四伏的大山之中。

进山后,448团选择分散追击,其中,448团2营更是一头扎进了班英地区的那嘎村附近。

这里是一个盆地,十分适合打伏击,结果2营刚到这里,就遭到了大批越军的伏击。由于2营大部分都是新兵,没有实战经验,突遭打击,竟乱作一团。

在这种情况下,2营只能发报求援。

团长就向师部请示,是否调动全团兵力支援2营,但驻师部的副军长认为,现在越军已经全面溃败,不足为惧,派一两个连的兵力支援2营即可。

于是,团长就把1连、8连派了出去。

营救路上,1连、8连遭到了越军的围点打援,而且越军人数很多,是我军的好几倍,1连、8连被打得节节后退,最终退守在一个小山头上。

越军围住了这个小山头,我军根本无法突围。

8连指导员冯增敏率部与越军激战三天,但一直没有等到援军。由于接到任务的时候比较紧急,8连没有携带太多物资,这时候,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了。

已经两三天没有吃过东西的战士们,有些无精打采地瘫坐在阵地上。越军似乎意识到了我军的处境,就叫来会说汉语的士兵,让他喊话劝降,越军许诺,只要下山投降,就保证他们的安全,绝不为难他们。

听了越军的喊话,冯增敏颇为心动,内心犹豫了许久之后,冯增敏突然把大家叫在一起,他神色凝重,随即语出惊人:“要不,我们下山向越军投降吧?”

听了冯增敏的话,现场的所有人纷纷大惊,有的更是直呼他的名字:“冯增敏,你疯了不成?”

这时,1连连长李和平站了出来,也同意投降。

冯增敏趁机说:“我们可以死,但要死的有意义,现在坚持下去,除了平白丢失性命还能有什么?”

听了冯增敏的话,众人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随后,在1连连长李和平、8连指导员冯增敏的带领下,202名战士走下小山头,向越军举手投降。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一共只有239人被俘,而冯增敏就带了202人主动投降。

可想而知,冯增敏的行为有多么恶劣,许世友知道这件事情后,更是气得大骂448团没有骨气,丢了全军的脸。

冯增敏此举,也成了50军历史上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他给这支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蒙了羞。

回国后,冯增敏、李和平都被送上军事法庭,法庭以投降罪,判处两人有期徒刑10年,并开除他们的军籍。

但两人都表示,他们之所以投降,也是迫于无奈,李和平曾说:“两三天没吃没喝,谁还能打仗?”

冯增敏则说:“我也是为了那200多个家庭。”

不过这只是两人为自己开脱罪行的一个借口罢了。

0 阅读:52
静心历史录吖

静心历史录吖

欢迎大家关注,每天更新精彩的历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