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对全球发号施令惯了的美国突然发现自己的命令并没有那么好使了,无论是中东还是乌克兰战场在自己多次喊话的情况下依旧各自为战,即便是美军航母、隐身战略轰炸机齐出也无济于事。
据胡塞武装表态,在4月17日-4月18日凌晨,美军对也门荷台达的一处港口发起了空袭,本次袭击造成大约80人死亡、160人受伤,是巴以冲突开始以来,美军对胡塞武装造成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袭击,
紧接着在19日晚上,美军再次对胡塞武装位于萨那得军事基地、荷台达的港口和机场发起了袭击,造成大约10人死亡。 由于此次袭击不仅针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设施,同时也针对了该地区的民众,导致大量平民死亡,因此美军的军事行动遭到了联合国的谴责和批评。 不过即便是联合国再怎么谴责和批评,美军也不会停下对胡塞武装的打击,因此现在的美军在红海已经停不下来了。
此前为了对付在该地区的胡塞武装,美军出动了“杜鲁门号”航母,但在该地区经历了“二战以来最激烈的海战”后,美军发现仅靠这一艘航母有点不够看,因此又从亚太地区抽调了一艘“卡尔文森号”航母支援,现在和胡塞武装作战的,是美军的双航母战斗打击群。 此外,在针对胡塞武装的打击中,法国也加入了进来,在4月18日法国官方公布了其在红海出动护卫舰拦截胡塞武装无人机的画面,因此胡塞武装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当然,胡塞武装不可能就这样屈服,在美军加大对胡塞武装的攻势后,胡塞武装也加大了对美军的攻势,除了对美军航母保持高频率轰炸之外,还对美军无人机造成了沉重打击,短短几周的时间里连续击落了2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按照该无人机1亿美元的单价来计算,美军已经损失了2亿美元,而算上航母打击群的运行成本、B2的飞行成本和弹药成本,美军在这段时间的花费已经超过10亿美元。
这种巨大的成本开支也证明了美国的决心——胡塞武装停止对美国船只的袭击、伊朗在核问题的妥协、哈马斯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 就目前情况而言, 胡塞武装不太可能停止对美国船只的袭击,胡塞武装的背后支持者是伊朗,而伊朗又是“抵抗之弧”的轴心,在无力介入到加沙局势的情况下,为了对同为“抵抗之弧”组成的巴勒斯坦进行支援,胡塞武装就只能通过在红海上的作战进行“围魏救赵”。
但同时美国也不太可能出动地面部队打击胡塞武装,因为一旦美军派出地面部队介入到中东局势中,意味着冲突的进一步扩大,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些中东国家也知道,伊朗等国势必会介入,这样一来,无论是哈马斯还是伊朗都不可能答应美国的要求妥协、 特别是胡塞武装和俄罗斯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俄乌冲突期间胡塞武装给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雇佣兵,从而换取俄罗斯的武器弹药支持,现在特朗普又威胁,如果接下来的谈判再不成的话,美国将放弃俄乌冲突的调停,在美乌即将签署矿产协议的当下,这个警告显然是警告俄罗斯赶紧达成妥协,不然俄乌冲突又将恢复到刚开战的那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俄罗斯给胡塞武装提供远程导弹技术用来打击美军航母,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已经在乌克兰战场上证明了其实战能力,如果说这些高超音速导弹被胡塞武装用来打击美军航母,使得美军航母真的被击沉或者说失去战斗力,那么不仅是对美军,对特朗普也是一个巨大的羞辱,在国内民众反特朗普浪潮出现的当下,极有可能借此让特朗普下台。
而以色列和伊朗、哈马斯的矛盾更是让特朗普难以抉择,在加沙问题上,特朗普也主张停火停战,然而以色列方面却认为只有消除所有的威胁,实现所有作战目标才会从加沙撤军。
在伊朗问题上,《纽约时报》曾爆料原本以色列打算在5月份对伊朗动手,打击伊朗的核设施,然而特朗普却阻止了以色列的这一行为,打算先和伊朗进行谈判。如今美伊谈判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双方大有和解的意思在;但这对于以色列而言就不可接受了,因为以色列知道自己想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以及应对伊朗在后续的报复,就必须需要美国的帮助。
特朗普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和以色列对伊朗宣战的损失远大于收益,因此一直都在尽量避免这一点,然而以色列的行动现在并不是美国所能控制的,在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就多次顶着美国的反对在加沙展开无差别打击,而出于中东利益考虑,美国又不得不继续支援以色列,帮以色列擦屁股。
如果说以色列真的对伊朗核设施发起打击,引发双方的全面冲突,那么美军是否要介入就成了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特别是在红海这边的战斗已经持续数月的情况下,美军介入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势必使得开支进一步扩大,对于当下无论是经济还是弹药库存都不富裕的美国而言,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