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解放军测试“非核氢弹”,台军防不住,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天天国际笑料库 2025-04-22 15:07:29

自从核武器问世之后,因巨大的威力令人顾忌,由此产生“核威慑”一词,核武器也被认定为战略武器,轻易不会使用。如今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亚核武器”、“非核氢弹”的概念兴起,即不是核武器,不会产生无法清理的核辐射和次生灾害,威力却可以堪比核武器的常规武器。如今,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根据中国香港媒体《南华早报》在2025年4月20日的报道,发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测试了一种“非核氢弹”,也被称为“亚核武器”。研究人员在一次试验中引爆了一枚氢基爆炸装置,虽然只是常规武器,采用镁基固态储氢材料,不使用任何核放射材料,但是其爆炸依然产生毁灭性效果。 常规武器有了核打击效果,这将极大震撼对手 重量仅有2公斤的爆炸装置产生了化学链式反应,产生了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的火球,持续时间超过两秒,为TNT炸药爆炸时间的15倍。这个效果就相当惊人,目前其他武器技术达不到这个效果。 所谓“镁基固态储氢材料”,是为一名叫“氢化镁”的银色粉末材料,爆炸威力比加压罐储存的氢气量要大得多。最初是作为一种固体氢存储技术研发出来,主要为燃料电池提供氢气。如今发现当它被常规炸药激活后,会发生快速热分解,释放出氢气,与周围空气混合,在达到爆炸下限时,自动点燃,引发放热燃烧。释放出的热量进一步促进了氢化镁的分解,形成了一个循环,直到燃料耗尽。

在约束爆炸条件下,距离爆炸装置两米处的峰值过压达到428.43千帕,约为TNT炸弹爆炸力的 40%,但热量投射范围要大得多。所谓“机械断裂、氢释放和热反馈的协同级联反应",不再只是简单的爆炸,还可以放出热量。

这一技术在军事上,有不小的应用前景,已经是绝佳的地下工事杀伤利器,特别适合在密闭空间中引爆,还可以以强烈的热量覆盖大面积区域,以巨大的威力摧毁目标。一旦能够投入应用,那么绝对是利器,台军根本防不住! 这属于一种常规武器,没有使用上的限制,与核武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但是威力巨大,达到亚核武器理念的追求-也就是以常规武器技术实现核打击的效果。这种氢基爆炸物的武器化技术非常适合目前武统的需求,打击“台独”势力非常适用,对于那些顽固的“台独”分子,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根据《新华社》在4月16日的报道,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涉军问题答记者问,强调赖清德当局罔顾中国台湾省业界及民众利益,向“洋主子”奴颜婢膝、献媚求援,可谓是“量台湾之物力,结美国之欢心”,对美国人予取予求只会透支台湾未来,祸害中国台湾省民生。民进党当局妄图“倚美谋独”“以武拒统”,终归是死路一条。

如今“死路一条”不是单单是一句口头警告,而是我们现有武器能够达到的杀伤效果。新的氢基武器技术解决了武统作战中的几大难点,尤其是打击地下工事。它只是一种亚核武器,与核武器完全不一样,使用无限制,非常适合作为钻地弹的战斗部。 以往要钻透加厚碉堡,炸弹个头不能小 台军为了“以武拒统”,大搞地下永久工事,利用中国台湾省地形复杂,有山地丛林,修建了大量的地堡和工事,为此需要使用钻地弹来对付。但是,钻地弹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最终钻入地下多深,往往依赖于速度,中国已掌握了高超音速技术,但是还有另一个问题,钻地弹的个头,直径越大阻力越大,影响钻深。

影响钻地弹个头的因素一点,战斗部的重量与个头。为了达到理想的钻深,美国为了搞巨型钻地弹,只能使用B-2轰炸机投放,原因就是战斗部个头太大,造成整个钻地弹的个头增大,如果采用新的氢基爆炸物武器化技术,那么战术部就可以变得很小,可以有效降低钻地弹战斗群的个头,进一步让钻地弹变小,适用更多的平台,甚至可以让无人机的弹药具备传统大当量钻地弹的杀伤效果。 我们在钻地弹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如果新技术可以让钻地弹变小,或性能提高,那么就非常有意义,如果利用其优势,让钻地弹可以炸入山体内部后,有效摧毁目标。这对于妄图依靠地下工事,依托待援的“台独”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进步相当多,只是喜欢保持“低调”,与西方的高调形成了鲜明对比,实则许多东西是整体工业实力发展后的衍生品,这次新的爆炸材料就是在研究新能源的时候出现的,只要没有了工业短板,相关研发都是触类旁通,甚至可以呈现出跨学科叠加效应翻倍的情况。这次中国在亚核武器技术领域的进步,只是相关能力的一次展示。其他国家尚在幻想的东西,我们已经成功造出来了。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天天国际笑料库

天天国际笑料库

国际新闻,瞬息万变,您的实时资讯雷达与全球视野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