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鞋王”达芙妮没落,家族内斗中亏40亿,最后败给了红颜祸水 达芙妮,这个承载着无数 80、90 后青春记忆的女鞋品牌,有着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1987 年,张文仪和妹夫陈贤民成立了代加工鞋企 “乔志企业”,后来陈明源加入,三人将目光投向了女鞋市场,为了迎合 15 - 45 岁女性用户,品牌取名达芙妮。 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把工厂迁至福建莆田,秉持 “价格亲民,高贵但不贵” 的理念,还落实 “三包” 原则,慢慢地,品牌口碑越来越好,市场占有率也逐步提升。 1995 年永恩国际在港交所上市,1996 年达芙妮从批发转型做零售,开启了新的篇章。 陈贤民离开后又回归,还带回了陈英杰。早期的陈英杰特别有经营头脑,他深知明星效应的影响力,借助当时的明星为达芙妮代言,品牌知名度一路飙升。 在 2012 年,达芙妮迎来了鼎盛时期,销售额突破百亿港元,门店数量将近 7000 家,市场上每卖出五双鞋,就有一双来自达芙妮。 那时候,达芙妮就是时尚女鞋的代名词,是年轻女孩们的心头好。 但谁都没想到,辉煌过后,达芙妮迎来的是无尽的黑暗。陈英杰后期沉迷爱情,心思没怎么放在管理上,做了不少错误决策。 他先是放弃了阿迪、耐克等运动品牌代理权,后来又拒绝和京东、淘宝合作,反而选择和 “耀点 100” 合作,结果这一合作惨败,给达芙妮带来了巨大损失。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审美和诉求发生了巨变,可达芙妮还固步自封,没有及时跟上潮流。 再加上家族内部矛盾重重,早期陈贤民与张文仪意见不合,张文仪管理又混乱,严重败坏了品牌口碑。 就这样,达芙妮的业绩一落千丈,从 2015 年开始,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降,还出现了亏损,到 2019 年,营收仅剩 21.26 亿港元,2015 年到 2020 年期间累计亏损近 42 亿港元。 就在大家都以为达芙妮要彻底消失的时候,它开始了绝地反击。2017 年陈英杰卸任,张智凯上任后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特别重视鞋品研发和宣传,积极开展线上营销,还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削减了不少成本。 2023 年,达芙妮推出子品牌 “达芙妮实验室”,主打年轻时尚、先锋设计,吸引了不少追求个性的年轻人。 2024 年,达芙妮邀请赵昭仪代言,传递新的品牌价值观,努力和年轻消费者拉近距离。 这些努力没有白费,2020 年达芙妮成功扭亏为盈,到 2025 年,营收达到 3.22 亿港元,同比增长 23%,在抖音账号的双十二期间,直播带货日均销售增量提高了近 600 倍。 虽然和 2012 年巅峰时期相比,营收仍少了 100 亿港元,但达芙妮已经在慢慢找回曾经的辉煌。 它的逆袭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不放弃,勇于改变,就算曾经跌入谷底,也依然有机会重新站起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一代鞋王”达芙妮没落,家族内斗中亏40亿,最后败给了红颜祸水 达芙妮,这个承载
岁月如歌往事
2025-04-22 16:13:54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