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侯长荣去《红楼梦》的剧组试镜贾宝玉,可导演直接拒绝,侯长荣不解:“为

牧童的娱论 2025-04-22 17:15:20

1984年,侯长荣去《红楼梦》的剧组试镜贾宝玉,可导演直接拒绝,侯长荣不解:“为什么?”导演说:“你太帅、太高了,不适合!”侯长荣更加不解。   1984年,《红楼梦》剧组如火如荼地筹拍着,这一场中国影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戏,吸引了无数青年才俊前来试镜。   而在这群候选人中,有一个名字,如今或许已被许多年轻人所遗忘,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却曾是无数人心中的荧幕男神,侯长荣。   那一年,他刚从戏剧舞台上走下来,怀揣着一腔热血,准备在影视圈大展拳脚。   与众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他也瞄准了那个令人神往的角色贾宝玉。   那天的试镜现场,侯长荣满怀信心,他有着戏剧舞台历练的沉稳台风,表演张弛有度,又具备镜头感。   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外形条件十分出众,高挑的身材,英俊的五官,一进门就吸引了剧组的注意。   可正是这份出众,反而成了他最大的“问题”。   试镜后,他小心地走到导演跟前,想听听评价,哪怕是批评,也好过一无所知。   可导演只是摇了摇头,说出了一句让他终生难忘的话:   “你太帅、太高了,不适合演贾宝玉。”   侯长荣一时愣住了,他从没想过,自己的优势会变成一种负担。   他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就是要一个俊俏的公子哥吗?”   导演解释道:“贾宝玉是温润如玉的,是带着几分女性柔美气质的。他身上有一股忧郁、内敛的书卷气。而你……你五官太硬朗,眼神太凌厉,一看就是阳刚的英雄人物,不是贾宝玉。”   这番话句句在理,可侯长荣心里还是难受。   不是因为不服气,而是因为那一刻,他意识到,哪怕他演技再好,也敌不过“气质不符”这四个字。   那天试镜后,侯长荣几乎是黯然离开剧组的。   他甚至一度打算不再继续参与试镜,回到话剧团继续演出。   但没想到,几天后他接到了剧组的电话。   “你虽然不适合贾宝玉,但我们觉得你很适合另一个角色——北静王。”   北静王,在《红楼梦》中并非核心人物,但却极具分量。   身份尊贵,气质出尘,风度翩翩,深得皇帝宠爱,也是贾宝玉唯一能够真心倾诉的“兄长”。   这个角色虽戏份不多,但一出场便要令人惊艳。   而导演们一致认为,侯长荣的气质,正好符合那种王府贵胄的从容与威仪。   侯长荣接下了角色,心里虽仍有点遗憾,但也知道,这已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重新研读原著,揣摩北静王的言行举止,力求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都符合角色的身份和气质。   结果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他的北静王一出场,便惊艳四座,儒雅之中带着威严,俊朗之中藏着深情。   很多观众甚至至今仍记得他那场与贾宝玉促膝长谈的对手戏,言语不多,却意境深远。   就在侯长荣以为这次参演《红楼梦》的旅程就此告一段落时,剧组又一次找上了他。   “我们想让你再试一个角色——柳湘莲。”   柳湘莲是《红楼梦》中另一位风华绝代的男性角色,原是出家人,却入尘世。   重情重义,为人正直,剑眉星目、快意恩仇,是红楼中难得的“侠客”形象。   问题是这样一位人物,也需要极高的颜值与气场。   但剧组几经试镜,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直到有人提议:“侯长荣已经演了北静王,不如再让他试试柳湘莲?”   一般来说,一个演员在一部剧中一人饰两角是非常罕见的,尤其是在《红楼梦》这样的大制作中。   但导演们一致认为,侯长荣的形象实在太贴合柳湘莲,舍他其谁。   就这样,他成了剧中唯一一个分饰两角的演员,既是儒雅端方的北静王,也是快意江湖的柳湘莲。   演北静王,靠的是他沉稳大气的贵族气质,演柳湘莲,靠的则是他骨子里的英俊洒脱与一丝不羁。 两个角色风格迥异,形象反差极大,却都被他演绎得恰到好处。   尤其是柳湘莲与尤三姐之间那段错爱的悲剧,更是被侯长荣演出了动人的深情与克制的痛苦。   如今,侯长荣这个名字在新一代观众中或许已经渐渐淡出视线,但他在《红楼梦》中的双重演绎,早已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佳话。   他曾因为“太帅”而被拒之门外,却又因为“太帅”而得以扮演两个最惊艳的角色。   这世上,总有人因你不同而排斥你,也总有人因你不同而欣赏你。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侯长荣

0 阅读:0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