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国军中将刘元瑭从西安逃到雅安,跪在刘文辉面前说:“四叔,我对不起你。

牧童的娱论 2025-04-22 17:15:20

1943年,国军中将刘元瑭从西安逃到雅安,跪在刘文辉面前说:“四叔,我对不起你。胡宗南骗了我,部队都丢了。”   清晨,刘文辉府邸的大门被敲响,侍从慌张地进来通报:“老爷,外面来了个人,自称是……刘元瑭将军。”   刘文辉原本正伏案批阅公文,听到这个名字,眉头微微一皱,手中毛笔顿了一下:“让他进来吧。”   片刻后,一身风尘仆仆、面色苍白的中年军人踉跄走进客厅,衣衫凌乱,靴子上沾满泥雪。   他扑通一声跪在刘文辉面前,眼眶泛红,哽咽着说道:“四叔,我对不起你。胡宗南骗了我,部队……全没了。”   刘文辉静静看着跪在地上的刘元瑭,眼中神色复杂。   他的这个侄子,自幼聪明伶俐,又酷爱兵戎之事,是他亲自送进军校培养的。   那年刘元瑭才不过十六岁,站在校门前兴奋得满脸通红,说:“四叔,我将来一定要打胜仗,保家卫国。”   也正因为此,刘文辉在他毕业后便安排他参军。   凭借家族关系与他的聪明劲儿,短短几年内便由连升数级,成为一方团长。   再往后,刘文辉坐稳川西,势力逐渐壮大,便将这位侄子提拔为警卫旅长,常伴左右。   可惜少年意气,终究还是经不起诱惑和挑战。   那年与刘湘交战,刘元瑭率兵支援,结果他麾下数个营的士兵竟在战场上集体倒戈,导致局势一度危急,几乎让刘文辉被俘。   虽未铸成大错,但刘文辉自此心头有了防备,不再轻信旁支子侄,只提拔自己嫡亲血脉。   而刘元瑭,虽然表面上风光依旧,但实际上已被架空,转而成为摆设。   局势在1942年末又有了变化,蒋介石对四川这块地盘垂涎已久,苦于刘文辉油盐不进,始终难以渗透。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看似忠诚、实则心有不甘的刘元瑭。   戴笠奉命前往,言辞犀利,许诺官职、军饷、勋章不止,还用“国家大义”一类的套话不断劝说。   刘元瑭犹豫了,他明白,若能搭上南京的线,将来或许能摆脱刘文辉的掣肘,独当一面,不再受人呼来喝去。   他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己手下的一整支部队,悄然调离川西,表面是接防西安,实则是向胡宗南靠拢。   可是他失算了,胡宗南收编他的部队后,先是打散编制,再逐级削权,最终将他一脚踢出权力核心。   他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不过是别人用来钳制刘文辉的棋子,根本算不得什么重要人物。   眼看一切覆水难收,昔日骄傲的将军此刻狼狈不堪,竟带着几名亲信,从西安一路潜逃,翻山越岭,重返雅安,跪在了自己四叔的府前。   刘文辉终于开口,语气淡淡:“你倒是长进了,连自己带兵都能带丢。”   刘元瑭低头不语,满脸羞愧。   “蒋介石那边,是谁策反你的?”   “……戴笠。”他声音低得几不可闻,“他说胡宗南真心待我,保我升迁……”   刘文辉冷哼一声,眼神中多了几分寒意:“你以为戴笠看上你是因为你本事?是因为你是我侄儿。”   他缓缓起身,背着手在厅中踱步:“你以为你上军校、当团长、坐旅长的位置,全靠自己?你若不是姓刘,就凭你那点本事,能混到今天?”   刘元瑭颤声道:“我知道错了,四叔……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   刘文辉长叹一声,看着他:“元瑭,我当你是自己人,才将你拉拔到今日。可你却背我一次又一次。   若不是念着你娘从前帮我过命的情分……你以为还能站在这屋里说话?”   屋外的雪越下越大,厅中一时寂静无声。   良久,刘文辉缓缓说道:“你既回来了,就暂且留下吧。但兵权、职位……不可能再给你了。你若还懂得反省,就好好在家中修身。若再有异心——你知道后果。”   刘元瑭低头跪着,泪水打湿了地砖,只能颤声应道:“是,四叔。”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刘元瑭

0 阅读:1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