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张自忠手下糟蹋了一个16岁的女孩,于是他命令所有士兵脱裤子检查,结果发现此人不仅杀过18个鬼子,还替他挡了三发子弹,而张自忠最后的做法让人震惊!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生在山东临清,家里是书香门第,小时候读了不少书。长大后投了军,从北伐打到抗日,一路靠真本事爬上来。1933年长城抗战,他在喜峰口带着兵夜袭日军,手持大刀杀得敌人屁滚尿流,这一仗让他名声大噪,成了抗日英雄的代表。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有人因为他早年跟日本人谈过判,骂他是“汉奸”,压力山大。可他用行动证明自己,1938年当上第59军军长,带着这支纪律严、能打仗的部队上了前线。 张自忠这人,治军特别严,对兵跟对儿子似的,部队上下都服他。第59军在他手里,成了抗战战场上的硬骨头,谁见了都头疼。他自己也豁得出去,打仗冲在前头,名气越来越 1938年春,徐州会战正打得火热,台儿庄那边急需援兵。张自忠带着第59军连夜赶路,半道上碰上大暴雨,只好在一个村子里歇脚。谁也没想到,就在这晚上,出事了。警卫营营长孙二勇,闯进一户人家,强暴了个16岁的女孩。女孩反抗时在他大腿内侧抓了道血痕。第二天一早,女孩爹哭着找到张自忠,求他做主。 张自忠一听,气得拍桌子,当场下令全军脱裤检查,非要把人揪出来不可。结果一查,孙二勇腿上的血痕暴露了真相。全军都傻眼了,因为这家伙不是一般人。他一年前替张自忠挡过三发子弹,救过他的命不说,战场上还手刃18个鬼子,是个响当当的狠角色。可就是这么个英雄,干出了这种畜生事。 这事把张自忠逼到了墙角。一边是军纪,得罪了老百姓,部队还怎么打仗?另一边是孙二勇的恩情,救命之恩不说,还是军里数得着的战斗骨干。放了他,军纪废了,老百姓寒心;杀了他,良心上又过不去。张自忠熬了一夜,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最后咬牙决定:军纪大于天,孙二勇得死,判了枪决。 这决定一出,部队炸了锅。有人觉得太狠,毕竟孙二勇功劳不小;也有人点头,觉得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张自忠心里清楚,军队靠纪律活着,开了这个口子,以后谁还听话? 行刑那天,负责开枪的副官跟孙二勇是老乡,手一软,枪口偏了点。子弹没打中要害,孙二勇居然没死,被村民偷偷救走。这事传开,有人说张自忠运气不好,有人说他手下留情。可几个月后,孙二勇拖着条伤腿又回来了,跪在张自忠面前求饶,说要上战场杀敌赎罪。 张自忠又得选一次。这回他没犹豫,直接再判死刑。第二次枪决,枪声一响,孙二勇彻底没了气。这下没人敢说啥了,军纪这根弦绷得更紧。 处理完孙二勇,第59军接着赶往台儿庄,跟日军干上了。那仗打得惨,日军来势汹汹,张自忠带着部队死磕到底。最终跟其他部队一块,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歼敌上万人,台儿庄大捷成了抗战的一大亮点。全国上下都沸腾了,张自忠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这胜利不光靠勇,还有纪律。第59军能打成这样,跟张自忠治军严脱不了干系。孙二勇的事虽然闹心,但也让全军明白:纪律是底线,谁碰谁死。 台儿庄之后,张自忠没停下脚步,带着部队到处打鬼子,战功一个接一个。1940年5月,枣宜会战,他带着兵在南瓜店跟日军硬碰硬。敌人围得死死的,他能跑却不跑,誓死守阵地。打到最后,身中好几弹,49岁就这么没了。他的死震了全国,被追授上将军衔,是抗战里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 张自忠走了,他的故事没走。那股铁血和纪律劲儿,留在历史里,让人敬佩。 再说孙二勇,这人挺矛盾。战场上猛得像头狼,杀敌不眨眼,救张自忠那次更是豁出命。可一犯浑,就毁了自己。他不是啥好东西,糟蹋女孩这事没法洗白,英雄再牛也不能干这种缺德事。他的下场,活该,但也让人唏嘘——战争里,人性咋就这么复杂? 张自忠两次判他死,既是军纪需要,也是给所有人提个醒:功劳再大,底线不能破。这事搁现在看,也挺接地气,谁没点纠结的时候?可战场上,没得商量。 张自忠的做法,后人评起来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太硬,孙二勇好歹救过他,咋说杀就杀?也有人觉得他做得对,军纪不严,部队早散了。搁那个年代,兵荒马乱,老百姓都指着军队撑腰,张自忠不杀孙二勇,咋跟村民交代?再说,抗战是拼命的事,纪律松了,谁还肯卖命? 这事没标准答案,但张自忠选了条硬路。他不是冷血,是知道啥更重要。军纪保住,仗才能打赢,这逻辑简单又实在。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6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