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学到一个词:热暴力。啥意思呢,就是在亲密关系中以过度热情或者激烈的方式施加情感操控和过度干预。 所有“为你好”却让你很不爽的基本上属于这类。 我刚好开始看的《我的后半生》。张国立演的沈教授,70岁,丧偶一年,天天悲悲戚戚听《梁祝》,跟亡妻照片说话。一次生病住院,连护士长几天之内把沈教授变成一个染黑发听《野花》的老头。出院当天表白成功,再两天连护士长搬入沈教授家。 也没啥,老年人的男女关系,那都是只争朝夕。以前晴天怕晒,雨天怕淋,现在孙子教他,人应该晴天爱晴,雨天爱雨。他就将晴就晴了。 但他那个亲家母孙宝琴,是个热暴力体质。她一边为沈教授张罗老伴,一边对沈教授自己找的护士长很不满。护士长搬进来的时候,她很要事地把前夫人的拖鞋放到人家床边,镇气场。 反正这个人物一出场吧,我就头大,这嗓门大的呦!又完全没有边界感,搞得我差点弃剧。 说起来都是为你好:比如你家房子会被侵吞啊,老爷子会被控制啊…… 可你是那个能管这事儿的人吗,你怕女儿女婿以后得不着遗产?就算这样,也不是你能去插手的事啊! 冷暴力伤人,热暴力也伤人的。你干预了别人的选择,拿着全世界的事都归你管的样子,人家不服你管,你还不乐意。 善意地说,这都是热心人的毛病。热心人付出很多,比如孙宝琴一边干预,一边帮人搬行李。付出很多的副作用,就是控制,得听自己的。 我检讨一下自己,我天天早上给我妈打电话也有点热暴力,我是想知道她睡得好不好,有没有吃安定,血压怎么样。但其实大多数情况一天和另一天并没有多大区别。我能感觉到有一些日子,我妈在做别的事,或者在跟七姑八姨聊天,并不一定想在这个时候接到电话。又或者她想去做一件不想让我们知道的事,但因为定时的电话变得不那么容易。所以,我觉得吧,不间断的嘘寒问暖,也是一种热暴力。 反过来,我妈和我妹住在一起,我妹要去干什么,去哪里玩,和哪些人一些玩,订的什么酒店,花多少钱……我妈也会问,我妹就觉得烦:问那么多干嘛!我有时候会说我妹,妈妈问么,你就说一下好了。但我妹说,不是不说,而是什么都要问得这么细,感觉让人透不过气。 大概是一种被控制的感觉。 现在,我妈也不问了。但她的不问是因为我妹不说,而不是她觉得没啥好问。 家人之间,朋友之间,都有可能因为过于热情而失去边界感。人家找了个男朋友,你看不上,话里话外“我觉得他不适合你,什么什么样的人才适合你云云”。不管你说的有没有道理, 这都是讨人嫌的。你会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我觉得,只要是逆耳的,都不算忠言。因为你没有站在她的立场,她想找的,能找的,找得到的,于她是一个综合选择,她会自己看着办。你这一通理论,没啥用。 要说真正的忠告,就是大家都别提啥忠告。人家的路让人家自己去走。
昨天又学到一个词:热暴力。啥意思呢,就是在亲密关系中以过度热情或者激烈的方式施加
莺莺的生活
2025-04-23 13:44: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