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2岁陆小曼去世。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闻讯赶来,见四下无人,迅速解开陆

平原隐者吖 2025-04-23 15:56:29

1965年,62岁陆小曼去世。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闻讯赶来,见四下无人,迅速解开陆小曼的衣扣,眼前的场景令她惊愕不已,忍不住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1965年4月3日,曾经风华绝代的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悄然离世,享年62岁。当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赶到医院时,眼前的一幕让她震惊不已:陆小曼身穿一件破旧的单衣,面容憔悴,形容枯槁,昔日的美丽与才华已荡然无存。翁香光忍不住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这位曾是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才女,为何会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让我们一起回顾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一个富裕的家庭。她的父亲陆定是清末秀才,曾留学日本,后在北洋政府任职。母亲吴曼华出身书香门第,擅长工笔画,对陆小曼的艺术熏陶影响深远。陆小曼自幼聪颖,7岁时随家人迁居北京,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附属小学,后进入北京女中和圣心学堂接受教育。她精通英语和法语,15岁时已能流利地使用这两种语言。 1920年,17岁的陆小曼被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聘为外交翻译,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和优雅的气质,迅速在北京社交界崭露头角。她不仅才华横溢,还多才多艺,擅长绘画、音乐和戏剧。1922年,19岁的陆小曼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比她大9岁的王赓。王赓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是国民党陆军上校,前途无量。然而,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和谐。王赓性格严肃,工作繁忙,鲜少陪伴妻子,而陆小曼则活泼好动,渴望社交和关注。 婚后不久,王赓因工作调动前往哈尔滨,陆小曼随行。陌生的环境和丈夫的冷落让她倍感寂寞。为了排解孤独,她开始频繁参加社交活动,并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徐志摩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很快与陆小曼坠入爱河。尽管两人都已婚,他们的恋情却愈演愈烈。1925年,陆小曼与王赓离婚,1926年10月3日,与徐志摩在梁启超的主持下结婚。 婚后的陆小曼依然保持着奢华的生活方式,挥霍无度。徐志摩为了维持家庭开支,不得不四处奔波,兼职教学和写作。然而,陆小曼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她开始吸食鸦片以缓解病痛,这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一次飞行事故中不幸遇难,年仅35岁。陆小曼悲痛欲绝,深感愧疚,认为自己的行为间接导致了丈夫的死亡。 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的生活陷入了低谷。她与徐志摩的好友翁瑞午发展出了亲密关系。翁瑞午是一位医生,经常为陆小曼治疗,并逐渐成为她的精神支柱。两人同居多年,翁瑞午承诺不生子、不结婚、不抛弃发妻。1961年,翁瑞午去世,陆小曼再次陷入孤独。 晚年的陆小曼经济拮据,生活艰难。她曾被上海中国画院聘为专业画师,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画展,但收入微薄。抗战期间,她拒绝与日伪合作,甚至不修边幅以示立场,牙齿脱落,衣着破旧,生活愈发困顿。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去世。 题目提到的内容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消息传出后,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迅速赶到医院。病房内冷清寂静,陆小曼的遗体躺在简陋的病床上,身上仅盖着一件破旧的棉衣,布满补丁。翁香光走近床边,轻轻解开陆小曼的衣扣,只见她瘦骨嶙峋,皮肤蜡黄,面容凹陷,牙齿脱落,几乎认不出昔日风华绝代的名媛。 翁香光心中五味杂陈,想起陆小曼年轻时的风光与放纵,不禁感叹:“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她决定为陆小曼买一件像样的寿衣,并妥善安排后事,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陆小曼的遗体被发现时,房间内弥漫着药味,床单上散落着几片药片,显示出她晚年的困苦生活。 翁香光自掏腰包,为陆小曼购置了一件朴素但干净的寿衣,并亲手为她换上。随后,她联系了相关人员,办理了简单的丧事。陆小曼的遗体被安葬在上海的一处公墓,墓碑上刻着她的名字和生卒年月,简洁而庄重。

0 阅读:0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