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廉对被俘的瞿秋白其实还不错,他不准手下人打骂瞿秋白,并给他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小房子,甚至还给他做了一身新长衫。不过,瞿秋白最终还是死在宋希廉的手中。 早在五四运动的初期,瞿秋白便投身革命。 他曾两度因参与五四运动而被捕,然而他依然没有退缩。 苏俄的社会主义实践深深吸引着他,他是第一个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局势的人。 1933年,瞿秋白接到任务,前往江西的中央苏区。 临行前,瞿秋白一夜未眠。 抵达江西后,肺病的折磨使得他的行动变得异常困难。 尽管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位领导人都建议他留在后方,但瞿秋白坚持要随革命队伍一起战斗,直到他被迫与红军主力分离。 长征的开始时,陈毅曾经提出要将自己的马匹让给他,以便他跟随队伍撤退,但瞿秋白坚决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应当服从组织安排,继续留在中央苏区。 在长征途中,他与几位同志一起尝试突破敌军的封锁,来到了福建省的一处小山村。 敌人的追击迫使他们决定暂时停下,几天之后,他们被困在了山中。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瞿秋白逐渐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眼看着形势严峻,何叔衡毅然选择了自尽。 而邓子恢则冒着敌人炮火带着瞿秋白努力突围。 瞿秋白意识到自己无法继续前行,便劝邓子恢离开。 不久之后,瞿秋白在一次突围过程中被俘。 他为自己辩解称自己曾学习过医学,被红军留在了卫生队中。 但他并不习惯红军艰苦的生活。 他决定拿着积蓄准备离开。 然而,当他刚刚逃脱时,便被抓了回来。 但国民党并未相信。 在国民党手中,瞿秋白遭遇了严酷的拷问。 由于瞿秋白的沉默,国民党开始将其当做普通的战俘来看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编造了一份假的供词,并请求国民党释放他。 瞿秋白的计划成功地获得了暂时的自由。 瞿秋白随即与远在上海的鲁迅和妻子杨之华取得联系,并通过秦化人牧师的帮助,拿到了旅店老板的保证书。 准备提交这些材料后,他原本有望保释成功。 然而,国民党接到了来自蒋介石的密电,要求严查瞿秋白。 此时,瞿秋白的过去被彻底揭开,他曾在福建被万永诚夫妇帮助,而万永诚在福建遭遇国民党袭击时英勇牺牲。 万永诚的妻子徐氏供出了瞿秋白的名字。 瞿秋白的被捕消息立即登上了上海各大报纸的头版。 鲁迅得知瞿秋白被捕的消息后,心情沉重。 与此同时,宋希濂负责押解瞿秋白。 宋希濂曾在年轻时读过瞿秋白的著作,他排了医生照顾他的肺病,让他住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 宋希濂希望,凭借这一系列的优待,能够改变瞿秋白的立场。 然而,瞿秋白始终不愿屈服,甚至在国民党要求他写供词时,他写下了4000多字的文章,歌颂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所做出的伟大成就。 在1935年,宋希濂再次尝试劝说瞿秋白。 两人围绕政治问题展开了长时间的辩论,宋希濂试图通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来说服瞿秋白。 然而,瞿秋白深厚的学识和独立见解让宋希濂彻底败下阵来。 一些国民党将领,他们开始对瞿秋白产生了同情。 在一些人的极力主张下,蒋介石决定对瞿秋白执行死刑。 鲁迅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刻联系了蔡元培,希望他能在会议上为瞿秋白说情。 然而,戴季陶的坚持最终导致了瞿秋白的死刑决定。 6月,瞿秋白在国民党的押解下走向了刑场。 临行前,他穿上妻子亲手为他缝制的衣服,写下了最后一首诗。 他要求刽子手不要打到头,而是精确地击中要害。 他的女儿也继承了他的革命精神。 1928年,为了筹备即将召开的中共“六大”,瞿秋白与周恩来提前前往苏联。 几个月后,杨之华带着年仅六岁的瞿独伊秘密抵达莫斯科。 为了避开敌人的追查,她时常被教导称呼陌生的男子为“爸爸”。 在莫斯科,瞿独伊经常给大家表演唱歌跳舞。 随着中共“六大”的顺利召开,瞿独伊与母亲继续在苏联生活。 两年后的1930年,为了革命事业,瞿秋白和杨之华将瞿独伊托付给莫斯科的国际儿童院,并悄然踏上回国的征程。 然而,不久之后,瞿独伊接到了父亲英勇牺牲的消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瞿独伊在苏德战争中不畏艰险,参与了防空工作。 战后,瞿独伊和母亲前往中国。 参考文献;[1]宫蕾.人物类纪念馆陈列展览与实施——以瞿秋白纪念馆展陈提升改造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5(3):86-89
1938年6月,国民党上将钱大钧,走进军统湖北站,当着一众人特务的面,拔枪击毙了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