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李立说自己是湖南人,却又不爱吃米饭。”2012年,一伙嫌疑人因为盗窃锒铛入狱,但其中主犯李立对于米饭不屑一顾的态度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而当警方往下查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那是在一个七月,上海火车站南广场人头攒动。夜色笼罩中,一名商人刘先生在酒意正浓时,选择在花坛边休息片刻。醉酒的他万万没想到,这一觉醒来,装有六万元货款的棕色皮包消失得无影无踪。接到报案后,警方迅速调取了监控录像,画面清晰地记录下一个四人团伙的作案全过程。 三天后,警方将这四名嫌疑人全部抓获。这看似平常的盗窃案在审讯室内却出现了转机。 "说吧,是不是你们偷的钱包?"审讯室内,警官双手撑在桌上,盯着眼前这个自称"李立"的男子。 "是,我们偷的。"李立低着头,声音沙哑却平静,没有任何慌乱的迹象,"我就是个把风的,主要是他们三个干的。" 这样的配合态度让警方感到意外。更让人意外的是,通过查询发现,这个"李立"早已是公安机关的"熟客",有过四次劳改和两次有期徒刑的经历,但每次都只因盗窃罪被判短期刑罚。 就在警方准备按照惯例处理这起案件时,同伙的一句话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李立这个人很奇怪,说自己是湖南人,却从不吃米饭。"一名同伙交代道,"我们都叫他'山东',因为他吃饭像北方人,宁愿饿着也不碰一口米饭。"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引发了警方的深思。作为自称的湖南人,不吃米饭无疑是极不寻常的。 进一步调查中,警方发现李立提供的身份信息在全国系统中竟然毫无记录。每当被问及湖南老家的具体情况,他总是语焉不详,含糊其辞。而当谈到上海的大街小巷时,他却能如数家珍。 "你的手上有着明显的煤矿工人才会有的老茧,可你说自己是农民。"警官指出这一矛盾。 李立只是平静地回应:"我的身份证丢了,没办法证明自己,所以只能偷东西混日子。"这套说辞他已经重复了无数遍。 然而,事情在搜查李立随身物品时出现了转机。警方在他的钱包夹层中发现了一张银行卡,卡主并非李立,而是一个名叫"牛彭永"的年轻人。这个名字在公安系统中一经查询,立刻引起了震动——牛彭永的父亲牛抗斌,竟然是一个在逃十七年的命案逃犯! 随着"李立"背后隐藏的可能身份被发现,上海警方立即联系了陕西韩城警方。不到一天时间,韩城警方便将一份详细的案件材料发送到了上海。材料中清晰地记录着:1995年,韩城一个平静的村庄因土地纠纷爆发了一起命案,嫌疑人牛抗斌在杀人后逃离至今未归案。 对比照片和指纹后,警方确认:自称湖南人的"李立"正是逃亡十七年的命犯牛抗斌。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牛抗斌再也无法坚持他精心编织的谎言。 "你还是不愿意自己说出来吗?"审讯室内,警官把一份份证据摆在桌上。 牛抗斌的脸上终于出现了波动,他沉默片刻后低声道:"完了,这下子我真的要死了。" 随后,他开始讲述自己这十七年的逃亡史。一切要从1995年那个夏天说起。当时,牛抗斌还是陕西韩城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那天他回家发现父亲因为土地界限问题与邻居冯家起了冲突。 "我和弟弟牛抗民拿着锄头去找冯家理论,本来只是想吓唬他们,没想到事情越闹越大。"牛抗斌回忆道,"争吵中我们失手打死了冯家的儿子。" 案发后,弟弟牛抗民被捕并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而牛抗斌则成功逃离,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逃亡生涯。 "刚开始逃跑的日子很艰难,我只敢在夜里活动,捡破烂、住桥洞是常事。"牛抗斌平静地叙述着,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后来我弄到了假身份证,改名'卫求',来到了郑州。" 1998年5月25日晚,已经走上犯罪道路的牛抗斌与几个新结识的同伙盯上了郑州一对在铁路公司工作的年轻夫妻。令人发指的是,为了区区两百元,他不仅杀害了男主人,还对女主人实施了性侵后将其杀害。 "第二天上午,死者的姐姐来看望他们,发现了他们倒在血泊中。"牛抗斌语气平淡地叙述着这个骇人听闻的案件,"案发后我立刻坐最早的火车逃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从"卫求"又变成了"李立",并加入了一个盗窃团伙。多年的逃亡生活,让他总是刻意保持低调,即使在犯罪时也只是担任把风的角色。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始终遵循着自己定下的规则:不在一个地方久留,不和他人过多交流,一旦被抓就坦白交代盗窃罪行,从来不提自己的真实出身。
“这个李立说自己是湖南人,却又不爱吃米饭。”2012年,一伙嫌疑人因为盗窃锒铛入
糖果乐园魔导
2025-04-23 22:06:26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