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8月,杨秀清逼洪秀全加封万岁成功,回到东王府,他以为傅善祥会祝贺他,结果傅善祥却说道:“听说天王欲加封殿下为万岁,卑职认为此事万万不可!” 杨秀清的故事,得从他的出身说起。他是个地道的穷苦人,广西烧炭工出身,没读过什么书,却凭着一股狠劲和脑子,在太平天国里混得风生水起。太平天国起事后,他靠军功一步步爬到东王的位置,手握军政大权,成了天王洪秀全之下最有实权的人。封“九千岁”的时候,他已经不是那个烧炭的杨秀清了,野心跟着权力一块儿膨胀。他有个招牌绝活——假装“天父下凡”,用宗教的名义发号施令,连洪秀全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到了1856年8月,杨秀清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想更进一步。他逼着洪秀全加封他为“万岁”,这可不是简单要个名号,而是想在太平天国里跟洪秀全平起平坐。这事儿表面看是封号之争,实际上是权力摊牌。杨秀清觉得自己战功赫赫,天国一半江山是他打下来的,要个“万岁”不过分。可他忘了,太平天国是洪秀全搞起来的,宗教这张牌在洪秀全手里攥得死死的,谁敢跟他抢上帝的儿子这个位置? 洪秀全呢,别看他表面是个宗教狂热分子,自称上帝次子、耶稣之弟,其实心里门儿清。他靠着这套神神叨叨的说法,把一群人忽悠起来造反,搞出了太平天国这么大的动静。但打仗管事儿,他真不行,军事上全靠杨秀清,政务上也离不开其他人支持。杨秀清逼他加封“万岁”的时候,他心里肯定不痛快,可又不敢当面翻脸。为什么?因为杨秀清手里有兵有将,硬碰硬他占不了便宜。 洪秀全只能先应下来,嘴上认了这个“万岁”,但心里早就憋着火。他知道,杨秀清这步棋走得太急,等于给自己树了个靶子。洪秀全表面忍气吞声,暗地里却开始布局。他找来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密谋收拾杨秀清。这就是后来天京事变的导火索。洪秀全不是不想保住自己的位子,而是得找个稳妥的法子,既能干掉杨秀清,又不让局面彻底失控。 再说傅善祥,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她出身书香门第,小时候读过不少书,脑子好使得很。后来家道中落,父母丈夫都没了,她一个弱女子硬是挺了过来。1853年,太平天国占了南京,开女科考试,她考了个女状元,进了东王府给杨秀清当女官。杨秀清挺赏识她的才华,可惜后来权力大了,也把她纳为姬妾。傅善祥虽然身不由己,但没被荣华富贵迷了眼,她一直保持着清醒。 1856年8月,杨秀清逼封“万岁”成功,回到东王府等着人捧场。结果傅善祥没拍马屁,反而直截了当地劝他:“天王是头儿,君臣得有规矩,古往今来哪有俩主子的道理?你这么干,底下人会离心,天王也不会高兴,长远看天国怕是保不住。”这话说得有理有据,既点出了杨秀清的危险处境,也提醒他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可惜,杨秀清这时候已经被权力冲昏了头,根本听不进去,还觉得傅善祥一个女人管得太宽,直接把她的话当耳旁风。 傅善祥这番劝告,不是随便说说。她看透了太平天国的内斗隐患,也知道杨秀清这么搞下去迟早翻车。她不是为自己求什么,而是真心想让天国稳住。可杨秀清不领情,她的忠告反倒成了空话。这事儿也让人感慨,一个女人在乱世里能有这样的见识和胆量,真不容易。 杨秀清没把傅善祥的话放心上,可洪秀全那边已经动手了。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洪秀全联合韦昌辉和秦日纲,调了三千精兵,趁夜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压根没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场就被砍死了,连家眷都没跑掉。这场突袭干净利落,杨秀清的“万岁”梦还没做几天,就彻底凉了。 可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完。韦昌辉收拾完杨秀清还不解气,借着清算的名义大开杀戒,把跟杨秀清沾点边的人都杀了,弄得天京血流成河。军民一看这架势,怨气冲天,洪秀全也没法坐视不管,只好下令干掉韦昌辉。可这招跟饮鸩止渴差不多,杀了韦昌辉,太平天国的内讧更严重,元气大伤。从这以后,天国就跟散了架似的,一步步走向灭亡。 傅善祥后来怎么样了?历史上没个准信儿。有人说她被韦昌辉当成杨秀清的余党杀了,尸体扔进了长江。还有人说她在事变前就看出苗头不对,跑出去隐姓埋名活了下来。不管哪种说法,她的下场都不好过。一个有才华有胆识的女人,卷进这场权力游戏,最后还是逃不过乱世的悲剧。她的忠告没救得了杨秀清,也没救得了自己,挺让人唏嘘的。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