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失踪。1959年人们在海边发现了石挥的尸体,过去了2年的时间,石挥才被确定为死亡。 1957年,石挥这个名字还是上海滩电影圈的响亮招牌,可就在事业顶峰,他突然失踪了,没留下一句话。两年后,1959年,海边一具被海水泡烂的尸体被发现,才确认是他。整整两年,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经历了啥。这背后到底是啥秘密?是自己选的路,还是被逼无奈?他的才华让人佩服,命运却让人唏嘘。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天才导演的失踪和死亡,到底藏着多少疑问。 石挥,原名石毓涛,1915年出生在天津杨柳青一个大户人家。小时候家里还算有钱,他跟着父亲搬到北京,上了北师大附小。那会儿他就喜欢戏剧,课余时间老模仿京剧大佬的唱腔。后来考进南开学校,加入了戏剧社团,演过《雷雨》之类的戏,挺受同学老师欢迎。可惜1937年日本打进来,南开学校被炸,他只能转到耀华学校。家里后来没落,他没读完书,就一个人跑去上海闯荡。 到了上海,石挥的日子不好过。先在火车上当服务员,推着小车卖东西,累得不行。后来又在牙医诊所打杂,干些脏活累活。再后来,他在电影院小卖部卖糖果香烟,晚上散场后偷偷看电影,琢磨演戏的门道。1940年,一个叫蓝马的朋友把他拉进中国旅行剧团,他才算正式踏上演艺路。舞台上他特别拼,演《家》《大雷雨》这些戏,嗓子亮动作准,大家都叫他“话剧皇帝”。 1941年,石挥开始拍电影,第一部是金星影片公司的《乱世风光》。他从舞台转到镜头前,慢慢适应了电影的节奏。1947年,他进了文华影片公司,事业一下子起来了。主演了《假凤虚凰》《太太万岁》等12部电影,还导了3部。1950年,他自编自导自演《我这一辈子》,这部片子拿了文化部的优秀影片奖,算是他事业的高光时刻。他不光会演戏,还擅长书法绘画,多才多艺,在圈里很有名。 可好景不长,1957年他被划成右派分子,电影圈直接把他踢出去。之前热热闹闹的片场,突然就没他的份了。那段时间,他常一个人在外滩晃悠,看着海面发呆。事业没了,生活也乱了,谁也不知道他在想啥。 1957年秋天,石挥失踪了。家里人发现他一夜没回来,桌上就剩个空茶杯。找遍了他常去的地儿,剧院、咖啡馆,甚至码头,都没影儿。朋友们贴了寻人启事,可也没消息。有人猜他坐船走了,有人说他躲到乡下去了,但都没证据。整整两年,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人知道他干嘛去了。 1959年夏天,浙江舟山群岛附近,渔民在海边发现一具尸体。衣服烂得只剩几块布,脸也认不下了。靠着一块刻了名字的怀表,才确定是石挥。从1957年失踪到1959年尸体被发现,这两年他到底在哪?是活着还是早死了?没人能说得清。 石挥的死因到现在都没个准话。有人说他可能是自己跳海了,因为被划成右派后日子太难过,事业没了,人也垮了。也有说法是他不小心掉进海里,意外淹死的,毕竟那两年他状态不好,精神可能不稳定。还有人猜他是不是想跑出去,比如偷渡,结果没成功,死在半路上。可这些都只是猜想,没证据证明。 尸体被海水泡了两年,能查的东西太少。当时技术也不行,没法做啥详细鉴定。加上那年代信息闭塞,官方也没给啥说法。所以他到底咋死的,是自杀、意外还是别的,到现在还是个谜。 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给石挥平反,承认当年划右派是错的。那时候老演员们聚在一起,挺感慨。1995年,有人清理仓库,翻出他几部电影的胶片,像《我这一辈子》《鸡毛信》,修复后重映,大家又想起他当年的才华。2004年,他的骨灰被迁回天津,安葬在杨柳青的墓园里,算是个归宿。 石挥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影响力不小。他演的戏、导的片子,都有那个年代的味儿,接地气又有深度。现在回头看,他的艺术成就挺让人佩服,可惜命不好,赶上乱七八糟的事儿,落得这么个结局。 石挥这辈子,起点不低,才华也够,可最后咋就走到这一步了?早年他靠自己打拼,从卖糖果的小工混到电影圈大腕,挺励志的。可1957年那一下,啥都毁了。那时候的社会环境就这样,一个人再有本事,也架不住大风浪。他失踪那两年,可能是想找条出路,也可能是彻底放弃了,谁知道呢。 他的故事让人觉得可惜,也有点无奈。天才不一定有好命,这话在他身上挺应验。反过来想,他那些作品能留下来,也算没白活一场。 石挥从1957年失踪到1959年被确认死亡,两年时间像个黑洞,谁也不知道真相是啥。你觉得他是咋回事?是自己不想活了,还是撞上啥意外?或者还有别的可能?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咱们一块儿琢磨这位大师的离奇人生。
1948年11月,沈阳获得解放,被关押狱中的俘虏们获得营救。其中,东野二纵4师1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