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个小学生火了!”3月9日,北京一小区绿化带失火,眼看大火就要失控!不料,6名小学生的一个举动,却让无数网友哽咽了!网友:少年强则中国强,勇敢的孩子,临危不乱,好样的! 下午四时十二分,北京顺义五里仓小区的监控镜头捕捉到震撼画面:11岁的王梓铭手持电话手表精准报出火警坐标,李函宇等五名同伴如离弦之箭分头行动。 浓烟腾起时,冯弈涵率先发现12号楼北侧绿化带的异样,这个东风小学航模社团的骨干,立即启动“火情研判程序”:观测风向、预判蔓延路径、确定安全距离。与此同时,戴着智能手表的王梓铭已接通119,清晰报告:“五里仓小区12号楼北侧绿化带着火,目前过火面积约3平方米,风向西北……”这番堪比专业接警员的描述,源自学校每月开展的消防情景模拟训练。 分头行动的少年们展现出惊人默契:李函宇三人冲刺200米抵达保安室,途中吴俣辰不忘拍打各单元门禁系统警示居民;祝逸轩则运用体育课学的折返跑技巧,在小区微型消防站与火场间架起“设备输送链”。他们带来的三个灭火器,恰好补足了初期救援的设备缺口——物业人员马志勇事后感慨:“孩子们记得每个灭火器存放点,比我们台账还清楚。” 这场被央视称作“教科书式救援”的行动背后,是顺义区持续七年的校园安全深耕,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教委打造的“三维安全教育体系”,让每个孩子经历:VR火场逃生课中,82%的学生能在90秒内完成自救;全区小学标配“迷你消防站”,学生需通过八级灭火器使用考核;设立“家庭安全督察员”制度,带动15万户家庭更新防火设施。 这种教育成果在危急时刻迸发能量:当保安的灭火器耗尽时,王梓铭带领同伴转向“第二预案”,用超市水桶构建起人工输水带,他们交替传递的23桶水,精准浇灭复燃点,为消防车抵达争取到黄金七分钟。 3月27日的颁奖现场,六少年收获的不仅是荣誉证书。那台1:50比例的云梯消防车模型,藏着消防员的深意——模型底盘镌刻着119报警要诀,转向灯内嵌消防栓使用指南,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正催生新的社会效应。 更令人动容的是社会观念的嬗变,当表彰视频冲上热搜,评论区不再只是“英雄出少年”的赞叹,更多人在追问:“我们小区消防通道畅通吗?”“孩子的安全教育课时够吗?”这种从赞美到自省的转变,恰如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所言:“每个孩子都是安全宣传的蒲公英,他们把生命至上的理念播撒进城市肌理。”[浮云]
“这6个小学生火了!”3月9日,北京一小区绿化带失火,眼看大火就要失控!不料,6
文史充点站
2025-04-24 12:19:30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