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技术突破。歼-36这设计简直是"降维打击"。无垂尾菱形三角翼布局,雷

端梦翱翔 2025-04-24 14:50:06

先看技术突破。歼 - 36 这设计简直是 "降维打击"。无垂尾菱形三角翼布局,雷达反射面积比歼 - 20 还低 50%,配合三发混合动力系统,低速能超音速巡航,高速直接飙到 4.5 马赫,这速度连导弹都追不上。 更绝的是 AI 协同作战系统,能指挥无人机群搞 "蜂群战术",甚至能穿透云层锁定隐形目标。这种 "有人机 + 无人机" 的组合,直接把空战规则掀了个底朝天。 再对比老美那边。美国的六代机 F-47 刚在 3 月份定了名字,结果发动机研发就卡壳了。原本吹得神乎其神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测试时直接趴窝, 为啥中国能弯道超车?其实答案就藏在国家战略里。咱们从 "十四五" 规划开始,就把六代机研发列为重点项目,成飞、沈飞、西飞三家同时开干,南北两条线竞争。 最近还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咱们的歼 - 36 已经开始测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通信导航,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的电子战系统已经能跟老美掰手腕了。 再看看美国,星链被俄军玩得团团转,无人机经常被电子战部队一锅端。这种差距,说到底是体系化作战能力的差距。 最让老美头疼的是,咱们的六代机是 "全产业链自主"。从涡扇 - 15 发动机到量子雷达,从隐身材料到 AI 算法,核心技术全部国产化。 而美国呢,六代机项目 70% 的零部件依赖进口,光发动机就卡在变循环技术上。这种 "组装机" 模式,关键时刻分分钟被卡脖子。 现在回过头看,那些唱衰中国科技的声音有多可笑。美国专家去年还在喊 "人类科技已到尽头",结果咱们用实际行动打了他们的脸。 从非核氢弹到六代机,从量子计算到高超音速武器,中国科技就像开了挂一样。这不是偶然,而是国家战略、产业积累、科研投入共同作用的结果。 老美要是再这么 "战略模糊" 下去,未来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端梦翱翔

端梦翱翔

端梦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