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土匪黄八妹求见杜月笙:“我想要一批枪去打鬼子!”杜月笙一听,大手一挥:“想要多少都可以,我知道你是一个干大事儿的人!” 黄八妹站在上海街头,夜风刮得她脸生疼。她一身粗布衣,背上裹着个破包,里面塞着几挺旧枪。这是她贩私盐攒下的全部家当,今晚她要拿命搏一把,找杜月笙要枪要炮,去打鬼子。 杜月笙的宅子灯火通明,门口卫兵横眉冷对,喝问她是干啥的。黄八妹腰杆一挺,说要见杜老板,卫兵冷笑,说哪来的野丫头也敢闯杜府。她不怵,瞪着眼说不见到人不走。卫兵看她气势,怕闹大,只好进去通报。 杜月笙正抽着烟,听说黄八妹来了,愣了下,摆手让人带进来。黄八妹迈进大厅,屋里金光闪闪,她却直勾勾盯着杜月笙,说要枪,越多越好,打鬼子用。 杜月笙眯着眼,记得这丫头,几年前在码头见过,泼辣得连男人都不敢惹。他拍桌说:“好,枪我给你备!”手下想劝,杜月笙摆手,盯着黄八妹,像在掂量她能干出啥。 黄八妹小时候是童养媳,干活麻利,嘴皮子厉害,婆家却嫌她太野,未婚夫死活要退婚。她没闹,甩句“你不娶我,我还嫌你窝囊”就回了娘家。跟爹讨生活,她干起贩私盐的买卖,路子野,胆子大。 一次在山道上,土匪想抢她货,她抄把柴刀,硬把人吓退,从此名声响了。可日军来了,村子被烧,乡亲被杀,她躲在山里,亲眼见鬼子把人赶到河边扫射,河水红得刺眼。她攥着拳头,把私盐生意一收,拿家当买枪,打算干票大的。 枪不够,她想起杜月笙。几年前她帮过杜月笙手下一个忙,杜老板多看了她一眼。她咬牙,带着破枪连夜赶到上海。杜月笙给了枪炮,黄八妹没多说,谢过就走,回了太湖边。 她召集了一群被鬼子欺负的乡亲,凑了支几十人的队伍。枪有了,人却没打过仗。第一次伏击,她挑了条芦苇荡,埋伏日军粮车。队伍藏好,个个攥着枪,汗淌了一身。 粮车来了,十几鬼子押着,她一声令下,开火,可枪法烂,好几发打飞了。鬼子还击,一个兄弟吓得趴地上。黄八妹抓把刺刀,带人冲出去,硬把鬼子打散,抢了粮。 这仗打得窝囊,回去有人埋怨她莽。她瞪眼说:“不打,鬼子能走?”她连夜教人练枪,亲自摸地形。第二次伏击干得利索,把鬼子一个小队全撂倒。队伍士气起来了,乡亲们开始传她名号。 黄八妹带着人夜袭鬼子哨所,烧粮仓,炸辎重,太湖、金山卫全是她的地盘。鬼子急了,派中队围剿,设圈套想在山谷堵她。 她带队劫军火,半路发现埋伏,撤到芦苇荡,点火烧了草,烟呛得鬼子睁不开眼。她带人从后杀出,刀枪齐下,把鬼子打得稀巴烂。 鬼子再听“黄八妹”仨字就腿软。她的队伍涨到几百人,男女老少都有,个个跟她一样恨鬼子。她没废话,一仗接一仗干,把太湖边变成了鬼子的噩梦。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7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