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国家一级演员,被丈夫无数次殴打后,看着儿子发抖,选择离婚...... 关牧村的童年,像一首低沉的悲歌。10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失业后又身陷囹圄,留下她和兄弟姐妹在天津的陋巷中挣扎求生。 破旧的院子里,她常常和姐姐一起翻捡废弃的菜叶,煮一锅勉强果腹的汤。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但她却发现,歌声能让她暂时忘却苦难。 每当她哼起小曲,邻居们都会停下脚步,夸她嗓子像夜莺。那一刻,关牧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或许能用歌声改变命运。 她拼命学习,考进了天津歌舞团,后来又拜师中央音乐学院的沈湘教授。1970年代,她凭着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唱红大江南北。那甜美又饱含情感的嗓音,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之后她登上了春晚,拿下中国首届金唱片奖,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舞台上的关牧村光芒四射,可谁能想到,聚光灯外的她,却在婚姻的牢笼里苦苦挣扎。 1970年代末,关牧村在拍摄一部电影时认识了王星军。他年轻英俊,为了追求她甚至改了自己的名字,甜言蜜语让关牧村心动不已。 婚后初期,两人如胶似漆,儿子出生后,关牧村觉得生活终于有了圆满的模样。然而,随着她的事业蒸蒸日上,王星军的内心却渐渐失衡。 关牧村忙于演出,频频登上电视荧屏,而王星军的事业却停滞不前。嫉妒像毒草一样在他心底疯长,酒成了他的发泄口。 起初,他只是冷嘲热讽,指责关牧村“忙事业不顾家”。后来,酒后的他开始动手,一次比一次狠。关牧村起初选择隐忍,她想着为了儿子,为了这个家,忍一忍或许就过去了。可王星军的暴力却像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 最让她心碎的一次,是儿子亲眼目睹她被打。那个夜晚,王星军醉态可掬,拳头雨点般落在关牧村身上。5岁的儿子躲在墙角,吓得哇哇大哭,喊着“妈妈别打”。关牧村护着脸,泪水和血混在一起,她突然意识到:再不离开,这个家会毁了儿子,也会毁了自己。 1980年代初,关牧村下定决心离婚。她没有要王星军的任何财产,带着儿子净身出户,搬进一间租来的小屋。屋子简陋,冬天的风从窗缝钻进来,冻得她和儿子直哆嗦。 可她从不抱怨,白天忙演出,晚上哄儿子睡觉,夜深人静时,她就哼唱《金风吹来的时候》,用歌声给自己打气。 那段时间,关牧村的生活像一根绷紧的弦。演出收入虽然不少,但养育孩子、支付房租让她几乎没有余钱。她省吃俭用,却从不让儿子受委屈。 一次,儿子吵着要吃肉,她咬咬牙买了半斤猪肉,炖了一锅香喷喷的红烧肉。看着儿子吃得满嘴流油,她却只喝了点汤,笑着说:“妈妈不饿。”可背过身,她的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离婚后的王星军一度陷入低谷,但他后来创办了一家影视公司,事业渐渐有了起色。他试图弥补对儿子的亏欠,但关牧村始终保持距离。她知道,过去的伤痛无法抹去,唯一能做的,是让自己和儿子过得更好。 1990年代初,关牧村遇到了江泓,一位儒雅的经济学博士。江泓被她的才华和坚韧深深吸引,不仅对她关怀备至,还把她的儿子视如己出。 起初,关牧村对爱情心有余悸,但江泓的真诚慢慢融化了她的防备。1993年,两人步入婚姻,组建了新的家庭。江泓陪她走过无数演出,帮她照顾儿子,家里终于有了久违的欢笑声。 一次,关牧村接到国外某机构的邀请,承诺提供绿卡和高薪。她却果断拒绝:“我的根在中国,我的观众在这里,我哪儿也不去。”这份对祖国的热爱,让她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关牧村的故事,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深陷黑暗的女性。她用行动证明:家暴不是宿命,勇气可以改变人生。她的歌声,依然在舞台上回响,每一句都饱含力量,仿佛在诉说:无论生活多残酷,都要勇敢地活出自己。
她是国家一级演员,被丈夫无数次殴打后,看着儿子发抖,选择离婚...... 关
何仪聊
2025-04-25 14:44:12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