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山东一老乡给八路军送饭,不料在半路上发现了鬼子踪迹,他慌忙跑到八路军指挥部:“不好了,鬼子来了。”
在山东烟台牟平的一个博物馆里,一个布满红色记忆的雨搭子被收藏于此,不足一平米的大小,却有着138个弹孔,雨搭子是由马口铁制成的,如你所想,这138个弹孔全为日军所留,它护住的是我国的战士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背后的故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山东大地被日寇无情践踏,1938年2月,日军占领烟台,5月侵占牟平地区,日军的残暴无法想象,每一日都有无辜的百姓惨死其手,而当时本该坚守在此的国民军,不战而退,百姓至此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协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攻打牟平,1938年2月13日,在我军的激烈抗战中,日军难以抵抗如此攻势,放弃牟平,胜利后,我军来到牟平雷神庙中修整,在此展开会议,商量着进一步的作战计划。
然而,牟平被我军攻克的消息很快传开了,日军海军陆战队首领知道此事,气愤不已,而我军日前在雷神庙的消息不胫而走,“鬼子来了,你们快撤!”午时,来送饭的老乡,跑到雷神庙对战士们说道,而话音刚刚落下,老乡就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倒地身亡。
原来日军已经包围了雷神庙,担任警戒的战士未曾来得及报告,见此形势,只好展开与日军激烈一战,理琪立即制定作战计划,分散兵力到雷神庙各处,由于枪支弹药有限,只能让战士们省着点打,战士们严防死守,日军始终没有攻进来。
战士们的子弹越来越少,日寇的攻势却没有减少,但我军却没有丝毫的懈怠与放弃,秉持与敌人抗争到底的精神,这场雷神庙的抗战持续了八个小时,为了指挥作战,理琪冒着枪林弹雨,穿梭于雷神庙中,突然,从侧门的一阵机枪扫射,让他倒在地上,再也没有醒来。
对于是理琪的牺牲,战士们悲痛的同时,又被激起了强烈的战意,天色渐渐黑了,日军早已气急败坏,决定火攻,一旦火攻,整个雷神庙将不复存在,就在这危急的时刻,友军赶来了,雷神庙外突然响起的激烈惨叫,让早已疲惫不堪的战士们燃起了希望。
他们呐喊着,冲锋着,突破了日军的包围,在和友军的共同奋战下,消灭日军大部分兵力,剩下的落荒而逃。
雷神庙战斗胜利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就此打响了!还振奋了无数军民抗战的决心。
年仅30岁的胶东特委,理琪不幸牺牲,他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自从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积极开展革命斗争,领导恢复了胶东各地党组织,他曾领导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和威海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又领导成功攻下牟平,在随后的雷神庙战斗中不幸逝世。
不仅仅是理琪,还有无数的抗日战士,无数为祖国挥洒血泪的英雄,他们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在雷神庙战斗后,恼羞成怒的日军,更是在这片土地犯下了让人愤恨的罪行,他们残忍的屠杀中国百姓,无数的扫荡蚕食,但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抗争,英雄的牟平人民洒尽血水,在党的领导下,不断粉碎敌人的阴谋。
1943年下半年,我军开始对日反攻,1945年8月18日,在我军的强烈围攻下,日军惨败,这次牟平全境彻底解放,迎来了胜利。
一座抗日烈士纪念塔屹立在牟平的端午山上,上面密密麻麻的刻满了355名烈士的名字,朱红色的字体,仿佛看到了他们当时的凛然,不惧流血,不怕牺牲,“民族魂”的大字刻在了塔下的大理石上。
烈士们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魂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打不破去不掉,灭不了,亘古不变,他们为30万牟平人民迎来了希望,有名或者无名的,人们永远会铭记烈士们的英姿。
生逢乱世,无数无辜之人惨死日寇手中,是他们,用鲜血托起了中华民族的今天,而今盛世,从来没有辜负他们所有的牺牲。不忘历史,感谢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