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胡适在杭州养病期间出轨他的表妹曹诚英,不久曹诚英怀孕。胡适和老婆提出离婚,老婆转身拿来菜刀。 1904年,年轻的胡适即将启程前往上海求学。在临行前,他的母亲冯顺弟为他安排了一桩婚事,对象是当地一户人家的女儿江冬秀。这是一场典型的旧式包办婚姻,遵循着当时社会的传统习俗。 冯顺弟23岁守寡,一个人抚养胡适长大。她不仅要照顾年幼的胡适,还要管理一大家子的继子继女,生活并不轻松。为儿子的终身大事,她早早就开始筹划。 1905年,在上海读书的胡适曾写信给母亲,表达对这门婚事的不满。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母亲的安排。这一决定让江冬秀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胡适离开家乡后,先是在上海读书,后来又远赴美国留学。在这期间,江冬秀始终待字闺中,坚守着这门亲事。直到1917年,她已经27岁,这场婚姻才终于等来了结果。 当年12月30日,胡适与江冬秀在安徽绩溪举行婚礼。此时的胡适已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而江冬秀依然保持着乡村女子的淳朴本色。婚礼当天,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作为伴娘出现在现场。 这位伴娘就是曹诚英,她是胡适三嫂的妹妹,按辈分算是胡适的表妹。当时的曹诚英受过新式教育,举止大方得体。在这场传统的婚礼上,新郎胡适与伴娘曹诚英不过是礼节性地互相问候。 婚礼之后,胡适开始了他的婚姻生活。江冬秀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她勤劳持家,照顾着胡适的起居生活。两年后,曹诚英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胡冠英。 曹诚英的婚姻并不幸福。她的婆婆嫌她不愿意相夫教子,还给丈夫纳了小妾。最终,在哥哥的支持下,她选择了离婚。这个决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需要极大的勇气。 1923年,胡适到杭州游玩。这次出行,他顺路去看望了已经离婚的曹诚英,这成为了他们第二次见面。 曹诚英当时在杭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这所学校位于西子湖畔,环境优美,是当时江浙一带著名的女子教育机构。 这次见面,曹诚英陪着胡适游览了杭州的名胜古迹。在五天的时间里,两人走遍了西湖周边的景点,从断桥到雷峰塔,从灵隐寺到净慈寺。 分别之际,胡适写下了一首名为《西湖》的诗。这首诗暗含深意,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曹诚英的情意。 回到上海后,两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这些信件成为了他们表达思念的载体,也让这段感情逐渐升温。 不久后,胡适以休养身体为由,再次来到杭州。他在烟霞洞附近的寺庙里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他所谓的"疗养"生活。 正值暑假,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放假。曹诚英以照顾胡适养病为名,也搬到了烟霞洞。 在这个背山面水的地方,两人开始了同居生活。烟霞洞位于西湖西南角,远离市区,成为了他们隐秘的约会场所。 这段时间里,他们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白天可以在西湖边散步,晚上则在烟霞洞畔赏月谈心。 胡适此时已经是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而曹诚英是一名普通的女教师。这段关系如果被外界发现,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在这段同居生活中,曹诚英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消息让原本平静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对于这个孩子,胡适表现出了极大的欣喜。这让他下定决心要改变现状,重新安排自己的感情生活。 但是胡适似乎忘记了,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自由恋爱的男人。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更是已婚并育有两个孩子的丈夫。 面对曹诚英的怀孕,胡适决定回到家中,向妻子江冬秀坦白一切。他认为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这个婚姻关系或许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 胡适回到家中,将自己与曹诚英的关系和盘托出。他提出要与江冬秀离婚,以便迎娶正怀有身孕的曹诚英。 江冬秀听完这番话,没有流泪,也没有歇斯底里。她只是平静地走进厨房,拿出了一把菜刀。 站在丈夫面前,江冬秀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如果胡适坚持要离婚,她就先杀死两个孩子,然后自杀。这个场景,让胡适彻底改变了主意。 这一刻,胡适意识到江冬秀不是那种会轻易认输的女人。她用最极端的方式,让胡适看清了离婚的代价。 从此以后,胡适不敢再提离婚的事。他只能让曹诚英打掉孩子,将这段感情继续隐藏在暗处。 这件事之后,胡适在学界和朋友圈中逐渐有了新的绰号——"怕太太教授"。每当有应酬或聚会,他总是借故推脱,生怕回家晚了惹江冬秀生气。 江冬秀也因此在北京的知识分子圈子里有了"悍妇"的称号。但这个称号反而让那些对胡适有想法的女子望而却步。 这场婚姻危机过后,江冬秀更加严格地管理着家务。她让胡适的生活井井有条,衣食住行都安排得妥妥帖帖。 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并没有就此断绝。他们依然保持着某种若即若离的联系,但再也不敢越过那道底线。
1923年,胡适在杭州养病期间出轨他的表妹曹诚英,不久曹诚英怀孕。胡适和老婆提出
裂谷长河
2025-04-26 09:48:59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