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三野副司令粟裕进京公干,恰逢情报部部长李克农也在北京。两人一见面,李

明哲与明史 2025-04-26 10:14:38

1950年,三野副司令粟裕进京公干,恰逢情报部部长李克农也在北京。两人一见面,李克农就质问:“粟裕同志,你别瞒我了,我儿子是不是在前线牺牲了?”粟裕听后愣住,当即打电话将特种兵纵队司令陈锐霆骂了一通。 1950年的北京城,新中国还是个嫩娃娃,啥都得从头开始。解放战争的炮火声刚消停点儿,可好多革命家庭还在那儿为离别揪心,心里跟揣了个无底洞似的。“那时候啊,战火连天三个月,一封家书能顶万两金”,通讯不方便嘛,前线来的信那就是亲人们的救命稻草。 秋风一吹,李克农心里那叫一个拔凉拔凉的。人家可是情报部部长,战场上指挥起来头头是道,但对自家儿子的死活,那是一点儿辙都没有。三年前,李伦这小子偷偷去当兵了,成了三野特种兵纵队的小炮兵头头。为了革命,他愣是一声不吭,连封信都不给家写。老李呢,就在北京天天盼星星盼月亮,最后都快盼成望夫石了。粟裕进京办差那会儿,李克农实在憋不住了,直接开门见山:“老粟,咱俩谁跟谁啊,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我那小子……是不是光荣了?”粟裕一听,愣住了,转手就给特种兵纵队司令陈锐霆打了个电话,一顿“狂轰滥炸”,质问为啥不及时报告战士的情况。可话还没吼完呢,李克农就一把拽住了他,“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这简单几个字,道出了多少老爸心底的坚强和挂念。 过了几天,李伦收到了从北京寄来的家书,虽然纸短,但情却长得不得了,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老爸的想念。那一刻,他眼泪哗哗的,心里头才算彻底明白了:不管走得有多远,战斗有多激烈,家始终是那个最暖和的窝。 乌云遮太阳,总有散去的时候;但对家的那份情,永远热腾腾地在心里头。

0 阅读:2
明哲与明史

明哲与明史

伟大的思想能变成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