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美国华人演员黄柳霜为支持祖国抗日,倾尽所有资产。谁料,宋美龄访美时,却将她满是嫌弃的将她拒之门外,还放话:“她还不配当我的座上宾!” 黄柳霜于1905年出生于美国,祖籍广东台山,她的祖父是第一代去往美国的华人。那个年代淘金热十分盛行,她的祖父在美国打拼多年,终于攒到了一些钱,并用这些钱在华人街上开了一家洗衣店。她的父亲也出生于美国,因此到黄柳霜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美籍华裔了。 黄柳霜家里有好几个孩子,所以家庭比较贫困,黄柳霜平常就在父亲的店里帮工,靠给客人送衣服赚取一些小费。她就是用自己赚的小费买了人生中第一张电影票,从此就喜欢上了演艺事业。 那些年,美国人十分热衷于来洛杉矶唐人街采风,因此经常有导演会来这边取景,拍电影。黄柳霜十分好奇,经常隔三差五的就跑去看别人拍电影。 时间长了,大家也认识了这个喜欢看电影的小女孩。 有一次,一个导演发现了黄柳霜,她大大的眼睛,高挑的身材吸引了这个导演的目光。导演让她扮演了电影《红灯笼》里的一个小角色。 虽然只是跑龙套,但也足够让黄柳霜高兴了。自此,黄柳霜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事业。 黄柳霜身材外貌出众,又是华人面孔,很适合拍摄中国人的电影。并且她天资聪颖,是天生当主角的料子。 但那时,美国的种族歧视非常严重,他们非常排斥中国人。因此黄柳霜只能接到一些故意抹黑,嘲讽中国人的反派角色,或者饰演被西方人拯救的柔弱东方人的形象。 这让她很难过却又无可奈何。她心里由衷的热爱电影,但却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参与。 1922年,黄柳霜也终于迎来了自己高光时刻,她被一个导演邀请担任《海逝》里的女主角,就是这部电影使他一炮而红,从此红透整个好莱坞。 但是,除了获得名声之外,这并没有改变她只能接一些反派角色的事实,西方人让她拍电影,并不是出于对她实力的认可和演技的欣赏,只是想用让她这样的华裔面孔来吸引西方人的目光。 而在中国,她更是遭到了一次次的抵制。中国人都痛恨她顶着一张东方面孔去扮演一些刻意丑化中国人的角色,纷纷对她骂声一片。 得不到国人认可就算了,家里人也因为她拍电影而觉得她丢人现眼。虽然他的父亲是美籍华人,但内心还是有着传统的中国思想,认为演戏是抛头露面的事业。 但实际上,黄柳霜的兄弟姐妹们之所以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都是靠她在外拍戏所得的片酬支持的。 除了事业上的不如意外,黄柳霜的感情方面也非常失败。她的第一个爱人是一个白人导演,两人的恋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但是,这个导演是一个花花公子,在和黄柳霜谈恋爱期间还与其他女孩保持不正当关系,况且,美国法律规定华裔不能与白人结婚。两人最终还是分手了。 此后的感情经历也都是大同小异,西方人看不起她,中国人传统的也不允许他们接受一个常年在外拍摄的艺人。黄柳霜的地位十分尴尬,最终她一生未婚。 后来,对美国失望至极的黄柳霜离开了美国,决定去其他国家试一试。没想到,她一来到欧洲,就倍受这里人的喜爱。 除了事业重新焕发光芒外,黄柳霜也开始了自己支持中国的事业。日军侵华期间,她在欧洲发表了好几篇痛斥日本暴行,鼓励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文章。后来更是亲自来到了中国,在这里结实了许多如林语堂,梅兰芳等的名人。 在欧洲爆红的这几年,她重新接到了美国好莱坞的邀请,于是她又回到了美国,并在这里开启了自己支持中国的事业。美国民间有一个“援华联合会”,她就经常以个人名义为这个联合会募集慈善资金,用以支持中国人抗战。 虽然她默默为中国做出了不少贡献,却还是很少能得到国人的理解。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曾在美国举办过一个茶话会,却特意要求不要邀请黄柳霜。 黄柳霜十分无可奈何,但因为她饰演的角色太有争议,确实也能理解宋美龄的做法。 她一直得不到理解,晚年郁郁寡欢,还患上了心脏病,并于1960年去世。61年后,她的头像却被美国人印在了硬币上,以此表彰她过去的贡献,如果黄柳霜能泉下有知,想必也会死而无憾了吧。
1937年,美国华人演员黄柳霜为支持祖国抗日,倾尽所有资产。谁料,宋美龄访美时,
品古观今吖
2025-04-26 10:38:40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