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JAMA子刊一项新研究表明:平时不锻炼,周末抱佛脚,同样能够带来健康益处。
只要每周能完成至少150分钟的中-高强度有氧运动,不管是日常规律运动(≥3次/周)或集中在周末运动(1-2次/周),都能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及癌症死亡风险。
研究数据来自美国国民健康调查(the US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在排除了患有癌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中风及日常活动受限的人后,共纳入350978名参与者,平均年龄41.4岁,女性占比50.8%。
按照每周运动时长,将这些参与者分为:
不积极运动者,每周中-高强度运动时长<150分钟
积极运动者,每周中-高等强度运动时长≥150分钟(1分钟高等强度运动=2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按照运动的频率,积极运动者又可分为日常规律运动者(≥3次/周)和周末运动者(1-2次/周)。日常规律运动者每周运动中位时长为420分钟,而周末运动者则为240分钟。
平均随访时长为10.4年,随访期间一共发生21898例死亡,包括4130例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和6034例癌症死亡事件。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人种、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婚姻情况、烟酒摄入情况、BMI等协变量后,研究人员分析得出:
与不积极运动者相比,周末运动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了8%(0.92,95% CI, 0.83-1.02),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了13%(0.87,95% CI, 0.66-1.15),癌症死亡风险下降了6%(0.94,95% CI, 0.77-1.15);日常规律运动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了15%(0.85,95% CI, 0.83-0.88),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了23%(0.77,95% CI, 0.71-0.84),癌症死亡风险下降了12%(0.88,95% CI, 0.83-0.94)。
不过,进一步调整每周中-高强度运动时长后,在相同的运动时长下,周末运动者和日常规律运动者相比,在全因死亡风险(1.08,95% CI, 0.97-1.20)、心血管病死亡风险(1.14,95% CI, 0.85-1.53)以及癌症死亡风险(1.07,95% CI, 0.87-1.31)中,差异并不显著。
对于日常规律运动者来说,单次运动持续时间越长,全因死亡风险下降越多,运动时适当增加高等强度运动占比,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
而对于周末运动者来说,运动频率提高(2次 vs. 1次)与死亡风险下降并无关系,也就是说,不管是周末两天都运动,还是其中一天运动,效果没有太大差异(单休也不怕)。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了不管是日常规律运动,还是周末运动都能够降低死亡风险,同样的运动时长,周末运动和日常规律运动,健康效果并无太大区别。
虽然和不经常运动的人相比,周末运动降低死亡风险效果可能不是十分显著,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将每周中-高强度运动时长<150分钟的人定义为“不积极运动者”。
而之前一些研究则是将每周运动时长为0的人定义为“不积极运动者”,与这样的“不积极运动者”相比,周末运动者全因死亡风险下降了30%(0.70,95% CI, 0.60-0.82),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了41%(0.59,95% CI, 0.48-0.73),癌症死亡风险下降了21%(0.79,95% CI, 0.66-0.94)。
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动起来”总比“一动不动”要好。芙蓉营养小课堂减肥[超话]全民营养提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