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于2017年醒来!”1967年,美国富豪贝德福德在交代完后事后,身患胃癌的他缓缓闭上了眼,在此之前他已经支付了未来50年的冷冻费用,并期望在2017年的时候能被唤醒,如今5年过去了,现在怎么样呢? 2017年2月,加利福尼亚州阿尔卡迪亚市一座不起眼的低温实验室里,气氛紧张而凝重。一群穿着白色防护服的科研人员围在一个特制的不锈钢容器旁,小心翼翼地进行着一项可能改变人类历史的实验——他们正在尝试解冻世界上第一位"冷冻人"詹姆斯·贝德福德。 自1967年1月以来,贝德福德的身体就一直存放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中,持续了整整50年。当初,74岁的他在临终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自己的遗体冷冻保存,希望在未来医学技术足够发达时能够被复活。 科研人员按照严格的程序,开始缓慢提高容器内的温度。每个人都屏息凝神,注视着监测设备上闪烁的数字,期待着奇迹的发生。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容器中贝德福德的面部逐渐显露出来。 "情况不对!"一位资深技术员突然高声喊道,所有人的目光立刻集中到了屏幕上。监测画面清晰地显示出贝德福德面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塌陷,颈部周围浮现出大片异常的红斑。这些迹象表明解冻过程出现了严重问题。 "立即停止解冻程序!"实验负责人当机立断下令,团队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将贝德福德的温度重新降低,防止更多的细胞损伤。 事后的分析显示,当年注入贝德福德体内的防冻化学物质,本应保护细胞免受冰晶损伤,却反而对他的脑细胞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了细胞结构的脆化。这项在1967年看来无比先进的技术,在50年后的今天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 这一失败的尝试,让贝德福德的"冷冻梦"不得不继续延长。科研团队决定将他重新冷冻,等待未来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至今,贝德福德仍躺在那个冰冷的金属容器中,等待着科学的进步能否实现他50多年前许下的愿望。 回溯到1967年,当时的贝德福德面临着生命的最后时刻。两年前,他被诊断出患有肺癌和肾癌晚期,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无疑是一纸死亡通知书。作为一个始终对科学充满热情的人,贝德福德在一本名为《永生的期盼——未来人体冷冻设想》的书中找到了希望,决定成为人体冷冻技术的第一个尝试者。 尽管家人极力反对,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甚至在遗嘱中预留了巨额资金支持这一计划。 詹姆斯·贝德福德生于1893年,他的一生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人类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从哈佛大学的学子到成功的企业家,贝德福德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就像命运常常开的玩笑一样,在他72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他平静的晚年生活。 1965年,贝德福德开始感到呼吸困难,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身体还会无缘无故地疼痛。在家人的陪伴下,他来到医院检查,结果却如晴天霹雳——肺癌和肾癌晚期。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几乎等同于宣判了死刑。 面对绝症,贝德福德并未轻易认命。作为一位始终对科学保持热情的人,他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希望能找到一线生机。一天,一本名为《永生的期盼——未来人体冷冻设想》的书籍引起了他的注意。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极低温冷冻来"暂停"生命活动,等待未来医学技术发展到足以治愈疾病的水平再将人解冻复活。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贝德福德看到了希望。尽管当时这项技术从未在人体上实验过,充满了未知风险,但他决定成为第一个尝试者。一位对冷冻技术同样感兴趣的电工成为了他的合作伙伴,贝德福德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 1967年,随着病情恶化,贝德福德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留下了详细的遗嘱,不仅安排了后事,还特别强调子女要支持他的冷冻计划,并为此预留了巨额资金。1月12日,贝德福德离开了人世,科研人员立即开始冷冻程序,首先在他体内注射了特殊的化学物质防止细胞被冰晶破坏,然后将他的遗体迅速降温至零下196度,放入专门的冷冻舱中。 贝德福德的冷冻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子女与科研机构为了那笔巨额资金产生了长达数年的争执。更危险的是,在冷冻10多年后,一次突如其来的停电险些使所有努力付诸东流。科研所向贝德福德家人申请了10万美元用于设备维修,却遭到拒绝,双方甚至对簿公堂。 在公众眼中,这一切都显得异常怪异。上世纪60年代,"冷冻人"的概念仅存在于科幻小说中,很多人甚至怀疑贝德福德家人加入了某种"邪教"。在各种谣言和压力下,贝德福德的遗体被转移到了另一家冷冻机构继续保存。
美国快要完了,谁愿意啊?多情!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