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辈子仗,就没见过这么夸张的战绩,给我打回去,重审!”1952年12月,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拿着一份战报,罕见地发怒了 1个刚入伍的新兵,同时坚守两个阵地,击退敌人41次冲锋,孤身歼敌280余人,这样堪称传奇的战绩,是真实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这个缔造“传奇”的新兵名字叫做胡修道,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胡修道的故事。 胡修道出生于四川省,是个地地道道的“川娃子”,从小胡修道就有一个当兵的梦想,所以在长大之后,他就加入了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胡修道参军后不久,朝鲜战争就爆发了,胡修道所在的部队被上级任命前往朝鲜战场进行增援,于是胡修道就跟随部队来到了朝鲜。 到达朝鲜之后不久,胡修道就遭遇了最惨烈的上甘岭战役。 这场战役在10月14日至25日期间,阵地反复易主59次,战斗双方伤亡总人数高达2.7万人,更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此次战役的炮兵火力密度,甚至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由此可见此次战役是多么惨烈。 上甘岭战役取胜的关键就是保住537.7高地,而537.7高地的3、9、10号阵地是敌人冲锋的主要目标,胡修道守住的阵地,就是3号阵地和10号阵地。 当时胡修道在班长李峰的带领下,同战友滕士生一同在3号阵地死守,这是胡修道自入伍以来第一次面对真实的战场,因此他心中十分紧张,大脑几乎不能思考,只能按部就班地执行班长的命令,班长让开炮就开炮,让开枪就开枪。 随着战斗的继续进行,胡修道已经开始逐渐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并能够配合班长对敌人进行战略性攻打:先攻打敌人队伍的两翼,迫使他们向中间转移,然后用重型炮火对他们进行正面攻打,折损他们的战力。 通过这种方法,胡修道三人在短短的3个小时之内击退了敌人的10余次进攻,成功守住了3号阵地。 就在此时,9.10号阵地被敌方突袭,情况十分危急,为了保住这两个阵地,指挥所命令李峰立即前往9号阵地援助,于是3号阵地就只剩下胡修道和滕士生两人。 有了之前的战斗经验,胡修道两人心中无所畏惧,他们有自信成功守住3号阵地,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 但随着战斗的进行,胡修道慢慢发现攻向己方阵地的敌军越来越少,胡修道察觉到不对劲,于是立即观察周围阵地的情况,结果发现敌人将火力转向了10号阵地。 眼看着10号阵地的情况越来越危险,要是10号阵地保不住,那537.7高地就保不住了!想到这,胡修道决定前往10号高地进行增援。 在同滕士生说明情况之后,胡修道就带着武器来到了10号阵地,并对进攻的敌人进行了疯狂的攻击,之后不久,9号阵地的排长郭三旦也来到了10号阵地进行支援。 有了郭三旦的从旁协助,胡修道压力骤减,在两人的配合之下,意欲夺下10号阵地的敌人被他们成功击退。 就当两人心中庆幸的时候,意外发生了:郭三旦在进坑洞的时候不慎被敌人的炮火击中,当场牺牲,看着并肩作战的排长就这样牺牲,胡修道心中悲痛难忍,为了宣泄自己对敌人的怒火,胡修道对敌人进行了疯狂的攻击。 在攻击完敌人进行片刻喘息的时候,一名战士来到了10号阵地,通知胡修道前往3号阵地作战。 3号阵地明明是滕士生在守着的,为什么要突然让自己过去?难道是滕士生也…… 刚刚目睹排长的牺牲,胡修道十分不想听到另一个战友的死讯,看到胡修道的表情,战士也意识到他想到了什么,于是赶忙解释道,滕士生并没有牺牲,只是受伤无法作战了。 听到这,胡修道心里松了一口气,接着就带着武器回到了3号阵地。 当胡修道好不容易击退新一波意图冲上3号阵地的敌人后,他突然发现10号阵地的战斗声音中断了,他知道,刚刚的那位战士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经过多日的战斗,我方已经没有多少人员可以调动,但10号阵地不得不守,于是胡修道就开始了“一夫守两关”的战斗模式,在3号阵地和10号阵地之间来回作战。 无数的子弹和炮火从胡修道身边穿梭而过,但他的心中毫无畏惧,他知道只有自己守住了这两个阵地,我们才会获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所以即使耗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他也不能让敌人登上这两个阵地!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剧烈战斗之后,胡修道在黄昏时分终于迎来了支援的大部队,我们胜利了! 根据后期统计,胡修道一个人击退了敌人41次冲锋,击灭敌人280余名,当这份战报传到中央之后,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认为战绩作假,要求重审,经过重审确定战绩是真实的之后,为了对胡修道的表现进行表彰,胡修道被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这个荣誉,胡修道当之无愧!
“打了一辈子仗,就没见过这么夸张的战绩,给我打回去,重审!”1952年12月,志
趣叭叭呀
2025-04-27 10:40:29
0
阅读:80
小勺吃饭
逆天的战绩!后人敬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