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还是总理,小平顶上来”1974年,毛主席与周总理最后一次长谈时说了这样一番话

风城春史呀 2025-04-27 14:24:33

总理还是总理,小平顶上来”1974年,毛主席与周总理最后一次长谈时说了这样一番话。主席为什么会这样说,当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1974年的周总理身体状态每况愈下,膀胱癌与结肠癌、眼中的冠心病让这个日理万机的中国大管家日渐憔悴,枯瘦不堪。然而,即便是拖着这样的病躯,周总理依然决定飞往长沙去见毛主席。

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此时的毛主席与周总理两位国家领导人身体状况都不容乐观,周总理深知此次会议除了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选出一位国家未来发展的掌舵人!这是事关中国未来命运的决策,为此,周总理决定必须要亲自前往长沙与主席面对面进行商议。

得知周总理已然下定决心,叶剑英只好让协和医院的心脏内科专家方圻教授、泌尿外科主任吴德诚教授等专家随同周总理一同前往,并再三叮嘱一定要保证总理的安全和健康。12月23日,周总理抵达长沙。

在抵达长沙后,周总理马上去面见了毛主席。他向毛主席汇报。经过多次会议研究最终拟定由叶剑英担任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邓小平任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毛主席听后,思考了一下说道“小平要担任第一副总理、军委副主席和总参谋长三个职务。”

面对主席的肯定和安排,周总理内心的一个大石头放了下来,他知道邓小平是一个政治思想强的难得的人才,有他出任第一副总理,国家的政治方向和治国方针都会继续延续下去。而且,邓小平很有魄力、且能保持从实际出发,是一个举重若轻型的领导干部,有他作为第一副总理的职务,中国的未来有希望。

确定了国家未来主要领导人后,周总理总算松了一口气。26号这一天是毛主席的81岁诞辰,为此,周总理特意让人办了两桌酒席,因为毛主席向来提倡节俭不喜铺张浪费,座椅周总理特别说明要简单朴素的家常菜。

祝寿会开始后,周总理强撑着病体,脸上露出久违的放松兴奋的表情,他举起酒杯祝毛主席健康长寿。由于身体的原因,除了这第一杯酒,整个宴会过程周总理都是以水代酒。这一场宴会当中,每个人都很放松,由衷的希望主席能够健康长寿。

祝寿会结束后,周总理接到了毛主席打来的电话,随后周总理便来到了毛主席所住的蓉园一号楼与主席见面。这一次的谈话整个过程只有毛主席与周总理两个人,其余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都等在外面。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相识相知共同走过革命风雨的两位老人、两位伟大的革命家之间的这次谈话竟然持续了四个小时!

等在外面的保健医生张佐良焦急不已,因为此时的周总理身体十分羸弱,每次个小时必须要服一次药。

可他又不敢贸然进入打扰主席和总理,只能一个人来来回回的在外面踱步。突然他想到临走之前叶剑英对自己的嘱咐“无论如何不能发生意外!要安全返回北京!”张作良马上向主席身边的人询问,然后请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进室内让总理服用,这才安下心来。

或许是预感到这将会是最后的一次畅谈,两个老人谈到了天放亮。终于圆满的完成了国家建设、人事安排、顺利布局未来,形成了以周恩来为总理、邓小平为第一副总理兼军委副主席和总参谋长的格局。看着周总理强撑瘦弱的身躯,还在为国家的未来呕心沥血,毛主席说道“总理还是总理,小平顶上来”周总理的这次长沙之行也被史学家们称为“长沙决策”。

27日周总理飞回北京,马不停蹄的组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12月29日,周恩来再度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传达毛泽东在长沙的几次谈话内容和对四届人大筹备情况的各项指示。直到1975年1月7日,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正式举行,周总理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报告当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两步走”和“四个现代化”。完成了他50多年来革命历程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自此之后,周总理安心的住院接受治疗,在医院里,这位为国家呕心沥血贡献一生的共和国总理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日子。而被周总理与毛主席同时认可的新的国家掌舵人邓小平也不负众望,带着雷厉风行的气势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中国带上了复兴之路!

0 阅读:35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