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朱自清的原配妻子病逝,他发誓:“此生不再娶!”没想到,转身就爱上了齐白石的弟子陈竹隐。陈竹隐不愿做5个孩子的后妈,朱自清用71封情书还是抱得美人归。可婚后不久,陈竹隐就提出离婚。 朱自清这辈子有两段婚姻让人津津乐道。 头一个媳妇武仲谦是家里给说的亲事,两人结婚前连面都没见过。武仲谦是个老实本分的旧式妇女,嫁进朱家后整天围着锅台转,伺候公婆照顾孩子。 十几年里生了六个娃,身子骨早被掏空了。1929年病得只剩把骨头的时候,最后一个孩子也没保住,娘俩前后脚走了。 朱自清看着空落落的屋子,摸着五个半大孩子的脑袋,红着眼眶在灵堂前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续弦。可日子总得过下去,大学教授的工资再高也架不住五个娃娃折腾。 白天要上课批作业,晚上回家还得给孩子们缝补衣裳,不出三个月他就瘦得脱了相。朋友看不过眼,硬是拽着他去相亲,这才认识了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读书的陈竹隐。 陈竹隐可不简单,虽然生在穷苦人家,硬是凭本事考进了大学。跟着齐白石学画画,跟着溥侗学昆曲,在北平文艺圈里算是个小有名气的新派女性。 头回见面是在什刹海的茶馆里,朱自清穿得板板正正,陈竹隐却是一身素色旗袍配短头发,手里还捧着本新诗集。两人聊起西洋画和传统水墨,朱自清发现这姑娘肚子里真有墨水。 没过几天,陈竹隐托人送来片红枫叶,缎子包得严严实实,里头夹着封信。朱自清捧着枫叶琢磨半宿,第二天就写了封回信。 往后的日子里,邮差成了朱家最勤快的人,三天两头就能见着穿绿褂子的往胡同里跑。71封信攒下来,陈竹隐到底架不住那些滚烫的字句。可听说要当五个孩子的后妈,她心里直打鼓,连着半个月没敢回信。 朱自清这回是真急了,胃病犯得比往年都厉害,趴在书桌上写信说"胸口疼得像是要裂开"。陈竹隐到底心软,1931年夏天还是搬进了景山东街的小院。 新婚头个月还算甜蜜,可日子久了问题就冒出来了。以前在学堂里唱昆曲画油画的陈小姐,现在整天围着五个娃娃转,衣服上不是奶渍就是墨点子。朱自清倒好,吃完饭就往书房钻,说是要写新文章。 最让陈竹隐憋屈的是那年冬天,几个搞文艺的朋友来家里聚会,正说到兴头上呢,书房门"咣当"一声推开。朱自清铁青着脸说吵得他写不了字,摔上门又回去了。 客人们面面相觑,陈竹隐脸上火辣辣的。那天夜里她头回提了离婚,朱自清这才慌了神。后来他倒是学乖了,每天早早回家陪媳妇散步,周末还去戏园子听两折《牡丹亭》。 1937年卢沟桥枪响,北平城里乱成一锅粥。朱自清带着全家往南边跑,最后在昆明安顿下来。大学教授的薪水越来越不值钱,五个孩子加上新添的三个娃娃,八张小嘴等着吃饭。 陈竹隐咬咬牙,带着孩子们回成都投奔亲戚,自己在邮局找了份差事。最难的时候,医院后门常能见着她挽起袖子的身影——这事儿还是她去世后儿女们整理遗物时才发现的。 1948年秋天,朱自清在北京医院咽了气。陈竹隐接到电报时正在给学生批作业,钢笔尖"啪"地折在纸上。后来大儿子又出了意外,留下孤儿寡母。 陈竹隐把工资分作两份,自己啃着窝头咸菜,每月雷打不动往北京汇款。街坊都说这后娘当得比亲娘还尽心,五个继子继女给她养老送终时,灵堂前跪得整整齐齐。 1990年夏天,老太太走的时候特别交代,把朱自清的手稿、书信全捐给了清华大学。每个孩子就分到封信,说是留个念想。 如今去清华校史馆还能看见那些发黄的信纸,最上头那封写着:"隐妹如晤:今晨见院中石榴新发,恍若初见时..." (本文主要参考清华大学档案馆朱自清文献专档、陈竹隐晚年口述回忆录《长沟流月》、1932-1948年《大公报》相关报道,并核实了朱自清子女朱乔森等人公开访谈内容)
1965年,72岁的毛主席坐在井冈山宾馆的门前留下这张珍贵的照片。建国后,毛主
【9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