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包天!”4月25日报道,男子非法收购5632根冬虫夏草,系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文史充点站 2025-04-28 10:20:24

“胆大包天!”4月25日报道,男子非法收购5632根冬虫夏草,系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法院判决:“全部没收!”网友却疑惑了:“非法收购”,那怎么才能合法收购?   祁连山腹地,马某某甲驾驶的越野车碾过高原草甸,车尾扬起的尘土尚未消散,这个来自甘肃临夏的药材贩子便因非法收购5632根冬虫夏草获刑。   祁连山林区法院的判决书显示,马某某甲团队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非法采挖收购冬虫夏草5714根,其中5632根由其主导完成,这些看似普通的虫草实为原生地天然生长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经宁夏绿森源司法鉴定中心评估,总价值达18.28万元。   法院依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认定其行为构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虽然马某某甲认罪认罚,但因其系被追逃归案,最终获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6000元,涉案虫草全数没收。   这场审判的背后,是2021年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严格执行,该名录明确将冬虫夏草列为二级保护物种,任何未经行政许可的采挖、收购、运输行为均属违法。   祁连山林区近三年已累计办理类似案件17起,涉案金额超200万元,其中2022年张某泉案非法交易虫草1.2万根,成为当地量刑标杆。   面对网友"如何合法买卖虫草"的困惑,法律框架下的合规路径其实清晰可见。   以灌云县为例,正规回收渠道需满足三重条件:与政府认证平台签约、具备中药材经营资质、交易过程全链条留痕,天宫院街道的实践则显示,合规企业需向林业部门缴纳生态补偿金,每公斤冬虫夏草约需支付3000元资源保护费。   对于普通消费者,辨别合法虫草的关键在于"三证一码",海州区市场监管部门推行的溯源系统要求每盒虫草附带电子身份证,扫码即可查看采集地坐标、采挖人信息及行政许可编号。   而乐余镇试点的"合作社直供"模式,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虫草从高原草甸到药店柜台的全流程,确保每根虫草都经得起生态审计。   尽管法律明令禁止,电商平台月销数万根的"野生虫草"仍令公众困惑,这种乱象源于人工培育技术的突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23年实现冬虫夏草全周期人工培育,使商业量产成为可能。   目前市面流通的虫草90%为实验室产物,其DNA条形码与野生种群存在显著差异,真正的野生虫草仅允许特定机构在配额内经营,如祁连山保护区每年向同仁堂等药企发放50公斤采集配额,这些虫草最终进入国家级中医药研究机构。   针对网友担忧的"没收虫草去向",司法实践已形成规范流程。涉案虫草经专业机构评估后,品相完好的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拍卖,所得款项专项用于生态修复;受污染的则移交危废处理企业焚毁。   2024年祁连山法院处置的82公斤涉案虫草中,63公斤拍卖所得146万元全部投入高原草甸修复工程。[浮云]

0 阅读:180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