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翻了!”4月24日报道,浙江金华,一女飞手在山区用无人机吊木头,一次能吊170斤,每天大概吊6到10吨左右的木头,一天就能挣1000到3000元,尽管如此,女飞手还是很少,网友:坐着操控就把钱给赚了,也太简单了! 传统木材运输靠人力或卡车,但在陡峭的山区,一趟运输可能耗时几小时,还伴随塌方风险,而无人机吊运木材,单次载重可达170斤(约85公斤),续航10公里,8分钟完成一趟运输,效率提升80%以上。 林晓芸的无人机团队,一天能处理相当于30个壮劳力的工作量,“山里人都说,这铁疙瘩比牛还勤快!” 据林晓芸透露,无人机吊运按吨计价,山区木材运输每吨收费200-500元,旺季时(如农忙、基建高峰期),日收入可达3000元;但淡季订单骤减,月均收入约1.5万-2万元。 这一数据与行业报告吻合:有经验的无人机飞手年薪普遍在7万-12万元,但需面对季节性波动。 想当飞手,CAAC超视距驾驶员执照是“入场券”,培训费8000-2万元,需脱产学习15-25天,通过率仅60%,林晓芸回忆:“学气象学、航空法规时,班上女生直接少了一半。实操考试‘8字绕飞’,我练到手指抽筋才过关。” 无人机吊运需精准计算载重、风速、航线,一次任务中,突遇山间乱流,林晓芸紧急切换手动模式,避开高压线:“手心全是汗,比考驾照紧张10倍!”业内专家指出,飞手需掌握飞行原理、设备维修、数据分析等复合技能,绝非“坐着按按钮”那么简单。 尽管无人机操作无体力要求,但行业女性占比不足20%,林晓芸坦言:“客户第一次见我,总问‘小姑娘能行吗?’得用实力打破偏见。”数据显示,全国无人机飞手缺口超百万,但复合型人才稀缺,女性若能跨领域融合林业、工程知识,反而更具竞争力。 浙江山区用无人机运木材、北京平谷用无人机送鲜鸡蛋、黄山用无人机吊电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低空技术应用,无人机正从“玩具”变身“生产力工具”,据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破千亿,催生飞手、运维、研发等新岗位。 为吸引人才,多地推出飞手培训补贴,杭州、延庆等城市还将无人机人才纳入公租房、子女入学优待范围,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400余所院校开设无人机专业,校企订单班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70%。 部分培训机构夸大宣传“月入过万”,但实际基础飞手月薪约5000-8000元,农业植保等低门槛领域竞争激烈,淡季收入锐减。 业内人士建议:“把飞手当副业更稳妥,或向电力巡检、影视航拍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看完她的故事,你还觉得无人机飞手只是“轻松按按钮”吗?评论区聊聊。[浮云]
“赚翻了!”4月24日报道,浙江金华,一女飞手在山区用无人机吊木头,一次能吊17
文史充点站
2025-04-28 10:20:2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