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年,朱棣下诏全国选美,当美女们送到京师后,锦衣卫纪刚先挑出几个最漂亮的给

百年战争录 2025-04-28 11:52:09

1407年,朱棣下诏全国选美,当美女们送到京师后,锦衣卫纪刚先挑出几个最漂亮的给自己当小妾,其余的才被送进宫里给朱棣当妃子。几年后,纪纲被朱棣千刀万剐处死。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鉴于藩王势力过于强大,决定推行削藩政策以巩固中央集权。在削藩策略上,朱允炆的两位核心幕僚齐泰与黄子澄产生了分歧。齐泰主张直接对燕王朱棣下手,而黄子澄则建议先从相对容易对付的周王开始,再逐步削弱其他弱小藩王的势力,最终再解决实力最强的燕王。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削藩行动也因此顺利推进,周、齐、湘、代、岷等藩王相继被废。然而,削藩的矛头最终指向了燕王朱棣。 朱棣早已洞悉形势,并积极应对。他表面上假装患病,以示顺服,暗地里却不断扩充力量。他挑选壮士充实护卫军,以收容逃亡士兵和异人为名,秘密招募精锐,同时在燕府内制造军器,为日后的军事行动做准备。面对削藩的步步紧逼,朱棣决定采取果断行动。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齐泰下令逮捕燕府的使者邓庸,通过审讯得知朱棣准备起兵的计划。随后,朝廷派兵前往逮捕燕府官属,并密令张信抓捕朱棣。然而,张信是朱棣的旧部,临阵倒戈,向朱棣通报了消息。朱棣随即展开反击,他利用装疯之计迷惑朝廷派来的张昺和谢贵,并将二人擒杀。 掌握局势后,朱棣命令手下指挥张玉和朱能率兵夜袭北平九门,迅速控制了北平城。随后,朱棣以“靖难”为名,号称“尊祖训,诛奸臣”,宣布起兵。他废除建文年号,恢复使用洪武三十二年,将其举兵行动包装为为国清君侧、维护祖训的正义之举。此后,围绕皇权的“靖难之役”正式展开。

永乐五年(1407年)冬,一场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在大明帝国全境展开。这是永乐帝朱棣下诏选妃的重要举措,各地官员都接到了严格的指令:要在本地选出最出色的女子,容貌、品德俱佳者,尽快送往京师。 随着诏令的下达,大明帝国各地的美女相继启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络绎不绝地向京城汇聚。按照惯例,这些入选的女子需要先在京师安置,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培训,才能正式入宫见驾。然而,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以检查的名义提前接触了这批女子。他打着为皇帝把关的旗号,实则是在其中挑选自己中意的美人。 这个举动虽然荒唐至极,但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竟无人敢于阻拦。纪纲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力,挑选了其中最出众的几名女子带回府中,成为自己的小妾。剩下的女子才被送入宫中,供永乐帝选择。这种公然藐视皇权的行为,在当时的朝廷中掀起了一阵无声的震动。 宫中的太监们私下议论纷纷,但都不敢声张。因为大家都知道,纪纲在宫中布下了严密的耳目,谁要是多说一句,很可能第二天就会人间蒸发。朝中大臣们虽然对此事愤慨不已,但也只能选择沉默。毕竟,这位权势熏天的锦衣卫都指挥使,手中握着太多人的生死命运。 在这之后不久,纪纲的其他罪行也逐渐浮出水面。他在府中私藏龙纹物品,私下建立军事力量,甚至在家中效仿皇帝早朝的场景。这种权力的迅速膨胀,让纪纲逐渐丧失了警惕。他开始觉得有了朱棣的信任,就可以为所欲为。几年后,纪纲被朱棣千刀万剐处死。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曾担任太子长达二十五年,被视为历史上较为优秀的太子代表。然而,朱棣即位后,取消了朱标“孝康皇帝”的尊号,并在《明太宗实录》中暗示朱标性格柔弱,不符合朱元璋的期望。永乐朝编撰的《奉天靖难记》进一步批评朱标,指责他失德、忤逆父亲,甚至在宫中诅咒朱元璋。这种描述不仅否定了朱标的能力,还质疑了他的品性。朱棣此举意在削弱朱标的声望,从而为自己的即位制造合法性。 朱棣虽通过武力夺得皇位,但治理上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提出“宽猛适中”的施政原则。他对功臣采取优厚的封赏政策,即使是地位卑微的小官,也能通过贡献跃升为王侯。当年协助他守卫北京城的百姓也获得了赏赐。为安抚读书人,朱棣重新规划科举考试,扩大录取名额,使更多人有机会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同时,他为被冤屈的文人平反昭雪,重新启用这些人才,并组织大规模学术工程,如编撰《永乐大典》,使文化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选拔官员上,朱棣注重扬长避短,量才而用。他认为治国之道在于用人得当,仅选良才才能使国家稳固。永乐二年首次开科取士录取了472人,但朱棣后来意识到人数过多可能影响质量,因此减少录取人数,强调精挑细选。他比喻“散木累百,不若良才一株”,通过严格的标准重塑官僚体系,使文武官员均达到更高的要求。 在外交上,明朝以“宗主”自居,吸引了大量海外国家前来朝贡。明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各国纷纷派使臣入华,与明朝建立外交关系。朱棣设立了多个市舶司和会同馆,专门接待外国来使,并设置四夷馆负责翻译工作。 永乐时期,明朝与近百个国家建立联系,其中不少国家的国王亲自访华,甚至有三位国王逝后安葬于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更是促进了国际交流,永乐晚期朝贡国家超过六十个,进一步巩固了明朝在当时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0 阅读:241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