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可是个东西不多但人们精神头儿十足的年代,那时候的农村,日子虽然过得简单,

凌春随心生活 2025-04-28 22:15:07

70年代可是个东西不多但人们精神头儿十足的年代,那时候的农村,日子虽然过得简单,但充满了汗水和笑声,纯粹得很。 说到生产队,那可是那时候特有的一个集体干活的方式,好多人都对它有着深深的记忆,一到晚上,生产队的夜晚就像一幅幅鲜活的画儿,让人心里的回忆,真是说不尽道不完。 天刚蒙蒙亮,生产队的钟声就敲响了。那口挂在老槐树下的铁钟,声音能传遍整个村子。男人们扛着锄头,女人们拎着篮子,孩子们蹦蹦跳跳跟在后面。地里干活的时候,大伙儿有说有笑,谁家做了点好吃的,准保分给左右邻居尝尝。那时候的馒头,掰开都是麦香味,咬一口能甜到心里去。 夏收时节最热闹。金黄的麦浪翻滚,镰刀唰唰地响。小伙子们比着谁割得快,姑娘们边干活边哼着小调。休息时往树荫底下一坐,喝着井水泡的凉茶,啃着自家腌的咸菜,那滋味比现在的大鱼大肉还香。孩子们在地头捡麦穗,捡满一筐就能换糖吃,一个个小脸晒得通红,笑得比蜜还甜。 冬天也不闲着。生产队的仓库里堆满了粮食,会计噼里啪啦打着算盘,队长拿着小本本挨家挨户分口粮。屋里烧着土炕,女人们纳鞋底、织毛衣,男人们修农具、编筐子。外头飘着雪花,屋里暖烘烘的,时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 放电影的日子就像过节。一块白布往晒谷场上一挂,全村老小搬着板凳早早来占位置。放映机咔嗒咔嗒转着,黑白画面里英雄人物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散场时星星都老高了,大伙儿还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剧情,孩子们学着电影里的动作,你追我赶地往家跑。 那时候的邻里关系,现在想想都觉得温暖。谁家盖房子,全村人都来帮忙;谁家媳妇生孩子,左邻右舍轮流送鸡蛋红糖。吃饭时端着碗串门是常事,谁家做了好菜,隔着墙头就能闻到香味。孩子们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走到哪家都能混口吃的。 生产队的夜晚别有一番滋味。煤油灯下,记工员认真记着每个人的工分,妇女们凑在一起缝缝补补。年轻人偷偷传看着手抄本小说,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外头蛙声一片,萤火虫在稻田里明明灭灭,偶尔传来几声狗叫,更显得夜晚宁静美好。 现在想想,那时候虽然物质不富裕,但人心是满的。一个工分几分钱,大家干得照样起劲;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肉,可没人觉得苦。反倒是现在生活好了,那种热热闹闹、互帮互助的劲儿倒少了。那时候的快乐特别简单,一场露天电影、一块水果糖、一件新衣裳,都能让人高兴好几天。 还记得生产队解散那天,好多老人都抹眼泪。不是舍不得那点工分,是舍不得那种大伙儿一起干活、一起说笑的日子。现在地里都是机械化作业,再也看不到排着队干活的场景了。那些年一起流过的汗、一起唱过的歌、一起分享的快乐,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各位乡亲们,你们还记得生产队里那些有趣的事儿吗?你们家那时候分口粮是什么情形?那些年一起劳动的伙伴们,现在都还好吗?

0 阅读:14
凌春随心生活

凌春随心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