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被砍伐后却无人耕种的农田吗?在贵州赤水,一场轰轰烈烈的"退林还耕"运动,正

凌春随心生活 2025-04-28 22:15:07

你见过被砍伐后却无人耕种的农田吗?在贵州赤水,一场轰轰烈烈的"退林还耕"运动,正上演着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剧:曾经茂密的竹林被砍伐殆尽,却只换来一片片荒芜的土地。 赤水的山坡上,原本郁郁葱葱的竹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红土地,像一块块伤疤。村民们说,竹子砍了快半年了,说好的耕地却迟迟不见动静。那些被连根挖起的竹根,在太阳下暴晒得发白,像是在无声地控诉。 老张蹲在地头抽着旱烟。他家的五亩竹林,是祖辈传下来的。以前靠卖竹笋、编竹器,一年能挣两三万。现在竹子砍了,补偿款还没拿到手。"说是要种粮食,可这山坡地能种啥?"老张指着陡峭的山坡直摇头。雨水把松软的黄土冲出一道道沟壑,看着就让人心疼。 镇上的干部也很无奈。上头下了硬指标,必须完成耕地恢复任务。可赤水这地方,山高坡陡,很多地根本不适合耕种。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先把林子砍了再说。至于后续怎么种,种什么,那都是后话了。 更荒唐的是,有些"复耕"的地块连路都不通。拖拉机开不上去,牛都站不稳,全靠人工肩挑背扛。种子撒下去,一场大雨就冲得干干净净。村民们说,这哪是种地,分明是在做样子给卫星拍照。 山下的加工厂老板急得直跺脚。以前原料充足,现在竹子供应断了,工人都闲着。那些靠竹编手艺吃饭的老人更惨,没了原材料,手艺再好也白搭。有人偷偷上山挖竹鞭,想试着重新培育,可新竹子长起来至少得三五年。 生态破坏的恶果开始显现。没了竹林涵养水源,山泉变小了。野猪、竹鼠没了栖息地,跑到村里祸害庄稼。最让人担心的是水土流失,雨季时山洪裹着泥沙冲进河道,下游的鱼塘都遭了殃。 专家们早就提醒过,赤水这种喀斯特地貌,盲目砍林开荒风险很大。可政策执行起来就变了味,变成了简单的数字游戏。完成多少亩指标,成了考核的唯一标准,至于效果如何,反而没人关心了。 各位读者,你们家乡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这种"一刀切"的政策执行方式,是不是该改改了?为了完成指标而破坏生态环境,真的值得吗?大家觉得应该怎么平衡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0 阅读:0
凌春随心生活

凌春随心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