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3岁俄罗斯女子不幸患上脑瘤。她难过地对比她大8岁的中国丈夫说:“我们离婚吧!”丈夫明白她的心意,遂好生安慰道:“先治好你的病再说,孩子没有你重要!” 2012年秋天,这对新婚刚满一年的跨国夫妻原本计划去贝加尔湖旅行,缇娜却在收拾行李时突然晕倒。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诊断报告显示,她脑部的垂体瘤已经压迫视神经,随时可能引发失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垂体瘤虽然多为良性,但因其特殊位置导致的并发症往往比恶性肿瘤更凶险。 主治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需要大剂量激素冲击,这意味着缇娜将承受严重的药物副作用。 看着镜子里变形的脸庞,这个曾经在圣彼得堡大学美术系读书的姑娘,把结婚时买的化妆品全扔进了垃圾桶。 她开始拒绝丈夫杨明的探视,甚至用俄语在日记本上反复写着"怪物"这个词——直到某天查房的护士发现,她试图用碎玻璃片划破自己肿胀的手腕。 杨明默默辞去了三甲医院的工作,转到妻子所在的肿瘤专科病房当值班医生。 他白大褂口袋里永远装着那本俄语词典,凌晨查房时总要多在缇娜床前停留二十分钟。 有次夜班护士看见他对照着词典,在患者观察记录背面抄写普希金的爱情诗,窗外的积雪映得纸页发亮。 2013年转院到北京天坛医院时,缇娜的病情已经出现恶化趋势。国内神经外科权威给出的会诊意见显示,持续增大的肿瘤可能影响下丘脑功能。 彼时国家卫健委正在推行"重大疾病专项救治"政策,杨明带着厚厚一摞病历跑了七个部门,最终为妻子争取到新型靶向药的临床试验资格。 治疗带来的希望转瞬即逝,当缇娜发现自己的月经周期彻底紊乱,生育功能检测报告显示卵巢严重萎缩时,她瞒着丈夫准备了离婚协议。 咖啡厅里那张被泪水晕染的A4纸上,她用歪斜的中文字写着:"请去找能给你生孩子的健康女人。"但杨明掏出手机计算器,按出他们结婚的天数后,把协议书折成纸飞机扔进了垃圾桶。 接下来的七年像被按下了慢放键,每周三次的放疗让缇娜的头发掉光又长出,杨明的工作服从白大褂换成了防辐射铅衣。 绥芬河老家的亲戚寄来成箱的中药材,莫斯科的姐姐定期邮寄俄文版《柳叶刀》上的最新论文。2018年国家医保局将垂体瘤靶向药纳入报销名录时,这对夫妻已经在医院过了六个春节。 奇迹发生在2020年春天的B超室。已经46岁的杨明举着耦合剂瓶子,听见老教授突然提高嗓音:"快看!这里有个小心脏在跳!"监测仪上155次/分钟的心跳曲线,与缇娜微弱的心率波纹交织成奇特图案。 产科主任后来在病例讨论会上说,这种自然受孕概率不到百万分之三,相当于连续中十次彩票头奖。 生产当天的手术室亮着无影灯,助产士抱着浑身胎脂的婴儿出来时,杨明还呆愣地盯着心率监护仪。 直到听见妻子用带着东北腔的俄语喊他"笨蛋",这个头发花白的男人才想起要接住襁褓。新生儿脚腕上系着的蓝布条写着"苏拉",在俄语里是"太阳光芒"的意思。 现在每天清晨,绥芬河某小区三楼窗口都会准时传出钢琴声。恢复绘画的缇娜在教女儿调色,杨明在厨房煮着防治肿瘤复发的黑枸杞茶。 他们卧室墙上挂着装裱好的计算器照片,液晶屏上"4380天"的数字,正是当年被折成纸飞机的那串结婚纪念。 根据俄罗斯驻华使馆发布的《中俄跨国婚姻白皮书》,像他们这样共同经历重大疾病考验的夫妻占比不足2%。 民政局最新修订的《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特别增加了"重大疾病告知"条款,但起草专家在采访中坦言,法律能规范的只是程序,病房里那些悄悄抄写情诗的夜晚,终究要靠相爱的人自己照亮。 (本文信息源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癌症报告(2012-2020)》;国家卫健委《重大疾病专项救治实施纲要》;俄罗斯联邦统计局《跨国婚姻数据年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年第9期;北京天坛医院2013-2020年临床治疗档案;绥芬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公示信息)
俄军援乌实情全公开真是活久见!俄罗斯竟然公开援助了乌克兰
【20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