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2月21日,四川巴中县人民法院对"中原皇清国皇帝"张清安作出终审判决

历史小破站 2025-05-05 08:34:58

1982年12月21日,四川巴中县人民法院对"中原皇清国皇帝"张清安作出终审判决:判处无期徒刑。这场持续半年的荒唐闹剧,最终在法律的威严下落幕。 张清安,四川巴中县兴隆乡人,曾在国民党军队服役七年,后因搞迷信活动被开除公职。他深谙底层民众的心理弱点,利用《五公经》《封神榜》等古籍中的谶纬之说,编造出"1982年七月初七将有黑雨、钢风、铁雷降临,9亿中国人仅存1亿"的荒诞预言。为增强可信度,他甚至宣称自己能制作"五公佛"护身符,信徒只要随身携带就能避劫。 在发展信徒过程中,张清安展现出极强的组织能力。他将骨干成员分为"玉官""元帅""国翁"等50余个等级,刻制18方官印,制定四万余字的《天律森史》作为"国法"。其组织渗透巴中、南江两县5个区9个乡镇,正式成员达164人,预备成员200余人,其中不乏受过处分的基层干部。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竟起草"圣旨"册封已去世七年的蒋介石为"威国王",若非手下劝阻,这封"谕旨"险些通过邮局寄往台湾。 1982年10月20日,张清安在阴灵山举行"登基大典"。他身着自制龙袍,端坐在用石块堆砌的"天台"上,接受70余名"御林军"的三跪九叩。这场闹剧的高潮,是计划"御驾亲征"攻占巴中县川剧团大楼作为"皇宫"。当他率领信徒乘车向县城进发时,早已布控的公安干警当场将其擒获。 审讯中,张清安的"治国理念"暴露无遗:他幻想恢复帝制,推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甚至规定"官员月薪3000元"——这在当时相当于普通工人50年的收入。更令人震惊的是,他通过"走阴"仪式宣称"上天赐150万天兵",要求信徒用蛀豌豆象征天兵、马儿丝草制作飞行翅膀。 这场闹剧的发生并非偶然。改革开放初期,偏远农村地区教育落后、信息闭塞,为封建残余提供了滋生土壤。张清安的信徒中,80%为文盲或半文盲,他们对"皇帝"的敬畏源于对权力符号的盲目崇拜。张清安从死刑改判无期徒刑,最终因狱中表现良好于1991年获释。

0 阅读:66
历史小破站

历史小破站

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