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口风似乎有变化了!5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愿在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因为当前的进口税率已经高到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几乎停止贸易往来的地步。特朗普称,我会在某个时候降低关税,要不然,你将永远无法跟他们做生意,而他们非常希望跟我们做生意。 特朗普这嘴啊,永远像被关税卡住的水龙头 —— 拧得紧时滴水不漏,松一点就开始漏风。5 月 4 日那句 “某个时候降低关税”,乍一听像终于肯给中美贸易松绑,仔细一品才发现,这老江湖的话术里全是陷阱。 先看 “某个时候” 这个关键词。按照特朗普的执政风格,这个 “时候” 大概率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美债市场不再像坐过山车,二是国内通胀数据能让选民暂时闭嘴,三是中国在某些领域让步到他能在推特上炫耀。 就像去年 4 月美债收益率三天暴涨 40 个基点时,他突然宣布暂停关税升级,本质上是怕金融市场崩盘波及连任。 现在的 “某个时候”,不过是给市场打个预防针 —— 关税牌还攥在手里,随时能当谈判筹码。 再看 “降低” 而非 “取消”。这就好比房东说要给你减房租,但前提是你得接受涨物业费。美国对华平均关税已经从 2018 年的 3% 飙升到现在的 145%,即便降到 50%-65%,依然是全球最高水平之一。 更别提还有所谓 “分级征税” 的后手 —— 对美国认为 “安全” 的商品降税,对高科技产品维持高税率,这分明是想在产业链上游卡住中国脖子。 但特朗普可能低估了中国的反制能力。当美方对跨境电商加征 120% 关税时,Temu 和 Shein 直接把仓库搬到美国本土,用 “美国发货” 绕过关税壁垒。 这种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策略,让关税战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更关键的是,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已从 2006 年的 7.5% 降至 1.3%,而美国企业却在中国市场损失了数千亿美元商机。 从金融角度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反噬美国自身。美债市场作为全球定价之锚,最怕政策不确定性。 4 月美债收益率单周暴涨 40 个基点,背后就是投资者担心关税战升级导致贸易顺差国减持美债,加剧美国财政压力。 美联储虽然持有 4.2 万亿美元美债,但这种 “左手倒右手” 的游戏,终究抵不过海外资本撤离的趋势。 最讽刺的是,特朗普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又不得不承认 “中美必须做生意”。这就像一个人拿着刀追邻居,却又抱怨邻居不给他送外卖。 他或许忘了,中国早已不是 2018 年那个被关税吓住的贸易伙伴。商务部那句 “正在评估美方诚意”,背后是稀土管制、反垄断调查等非关税工具的储备。 当美国企业因关税成本飙升而叫苦不迭时,中国市场的大门只会对真正平等对话的人敞开。 历史早已证明,靠关税堆砌的 “小院高墙”,终究挡不住全球化的洪流。至于特朗普的 “某个时候” 何时到来?或许要等到他发现,自己的关税大棒砸下去,受伤最深的竟是美国消费者的钱包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特朗普对华关税最新表态。当地时间5月4日,特朗普接受访问时称,他“愿在某个时候
【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