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4月29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透露,首份贸易协议已经达成,只需要等待批准,不久就会公布。 不过,在采访中,卢特尼克拒绝向记者透露具体是哪个国家。但这一消息已经向股市传递了十分乐观的情绪,当天美股就有所上涨。
然而卢特尼克说得是否属实?回顾特朗普政府公布关税政策以来的操作,其经常发布毫无根据的信息,在政策上也出尔反尔。很多消息传出来似乎只是为了安抚恐慌的市场,那么卢特尼克这次所说的也是如此吗? 就目前一直被美国提及,可能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日本、韩国、印度,基本集中在亚洲,还都和中国有或近或远的关系。 不过日韩目前对美国的态度,与美国自己公布可以说“大相径庭”。 先说日本,日本与美国已经进行了两轮谈判,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也是接触最早的。前些时候有新闻称,日本或许可能接手美国难出口的大豆牛肉,帮助美国解决农业困境,进而换取贸易协议上的好处。
美财长还试图通过亚洲开发银行对日本施压,威胁亚开行应该停掉对中国的贷款。但是两次谈判取得的实际进展都十分有限,石破茂很早就表示日本在谈判上不会对美国言听计从。 另外有日本官员爆料,说日本不愿意和中国脱钩,因为中国对日本的贸易十分重要。并且从日美接触开始,就不断有日本官员访华。这反映出日本在此事上的左右为难,因而对贸易谈判并不像美国说得那么积极。 另一个韩国则是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口。据路透社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高级官员朴成泽表示,韩美两国在五月底六月初不太可能达成协议。 该官员描述称,他们在与美国接触中,充分说明了韩国目前的特殊情况,即尚未选出真正的总统,执政党和在野党正在为此争执,所以谈判中变数太多,至少要等大选结束后再说。
随后美财长在采访中提到,与韩国的谈判已经出现框架,又遭到韩国的否认,表示其缘由立场不变。 那么最后一个印度呢?它的处境就与日韩大不相同了。 4月29日卢特尼克公布将有协议的当天,美财长在接受采访时称,他认为印度可能是与美国达成协议的首批国家之一。同一天,特朗普也透露与印度的关税谈判“进展顺利”,他对记者表示,美国即将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据《联合早报》报道,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中,最后并未能在反对单边主义、加征高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联合声明上达成一致。虽未点名,但该声明直指美国。
究竟是哪国未对此达成一致呢?结合近日美国的发言,和印度对美国模糊的态度,很难不让人将眼光放在印度身上。 去年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上,俄罗斯想拉巴基斯坦加入金砖国家,印度就反应强烈,新表示加入的国家,需要无条件支持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而巴基斯坦如果加入,对中国也有好处,那么印度所谓何意就不难理解了。
再看看今天,关税政策公布的初期,印度就曾表示这将是印度的机会,隐含着想借着关税的风与美国讨价还价,加强与它的联系的意思。 如此想来,早些时候主动向中国示好,不过是给自己留条退路,一有机会攀上美国,印度恐怕不会犹豫。这不得不让我们好好思量接下来的局势,并对印度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