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打算处死旧臣夏原吉。夏原吉说:“我自知必死,但能否宽限

平原隐者吖 2025-05-06 10:28:33

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打算处死旧臣夏原吉。夏原吉说:“我自知必死,但能否宽限三天,让我把这些账目算完?”朱棣一听都愣住了,都什么时候了,这人不求饶命,还想着工作? 公元1402年,南京城被燕王朱棣的兵马攻破,这场持续四年的皇位争夺战终于落幕,建文朝廷的旧臣们面临着生死抉择。皇宫里乱作一团,宫女太监们抱头鼠窜,血腥味混着硝烟弥漫在空气中。朱棣骑着高头大马踏入奉天殿,目光扫过那些跪地求饶的官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背叛者,都得死。 轮到夏原吉时,这个身材单薄的官员却站得笔直。他的官服早已沾满尘土,脸上却不见丝毫惧色。当侍卫将他按倒在地时,夏原吉奋力抬头:“殿下,户部尚有一批粮草账目未清,关乎江北数万百姓生计。若蒙恩准,愿以三日之期,将诸事交割完毕。” 这话让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朱棣摩挲着腰间的佩刀,仔细打量眼前这人。他见过太多软骨头,为求活命磕头如捣蒜;也见过硬骨头,宁死不屈破口大骂。可像夏原吉这样,把工作看得比命还重的,还真是头一回见。“你不怕死?”朱棣眯起眼睛。夏原吉苦笑:“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但职责所在,不敢因私废公。” 三天后,朱棣再次召见夏原吉。案头整整齐齐码着账本,每一笔数字都核对得清清楚楚。夏原吉声音沙哑:“账目已清,恳请赐死。”朱棣却突然笑了,笑声在空荡荡的大殿回响:“都说夏原吉是建文朝第一能吏,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这般忠君尽职,若能为朕所用……” 这话让夏原吉猛地抬头。他当然明白,这是新君抛来的橄榄枝,也是一场无声的考验。若应下,便是背弃旧主;若拒绝,必死无疑。沉默良久,他沉声道:“臣愿效犬马之劳,但请允臣为先帝守孝三日。”朱棣挑眉,继而抚掌大笑:“准了!” 此后,夏原吉成为朱棣最倚重的大臣之一。他整顿财政、疏浚河道,为“永乐盛世”立下汗马功劳。有人问他当初为何敢提那“三日之请”,他望着皇宫方向轻叹:“生死有命,然做事须有始有终。若连本职都做不好,即便苟活,又有何颜面立于天地间?” 这段君臣相遇的故事,看似是夏原吉用才能赢得生机,实则揭开了更深层的人性光辉。在权力更迭的血腥时刻,有人为保命不择手段,有人却坚守着最朴素的职业操守。

朱棣从夏原吉身上,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能臣,更是一种超越政治立场的纯粹品格。而夏原吉的选择,也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忠诚,从来不是对某个人的盲从,而是对职责的坚守,对良知的捍卫。

0 阅读:119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