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面对日军重兵包围,国军师长三次下令撤退,谁知国军营长史恩华却说:“师

平原隐者吖 2025-04-30 10:21:35

1939年,面对日军重兵包围,国军师长三次下令撤退,谁知国军营长史恩华却说:“师长,不是我不撤退,而是根本撤退不了啊!”

史恩华出生在1910年的湖北,在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史恩华就投身于战场。

1939年,日本对湖南展开了进攻,由于日军拥有着十分精良的武器装备,再加上数十万的士兵数量,在战场上,日军逐渐占了优势。

为了保存军队的有生力量,当时任第52军195师师长的覃异之决定率领主力部队转移。

可是日军正在对他们进行围捕,主力的转移又需要时间,安全撤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覃异之决定安排人率领一部分士兵为其打掩护。

可是应该找谁呢?因为这个任务对执行者来说称得上九死一生,是明知道会死但仍然要去做的任务。

就在覃异之纠结的时候,他的部下史恩华站了出来,自愿请命执行任务。而在当时,29岁的史恩华刚刚和妻子结婚三天。

覃异之很是纠结,但是在当时,已经没有更好的人选。因为是十分危险却关乎着整个部队生死存亡的任务,自愿与否对整个任务能否完成很重要。

百般纠结之下,覃异之还是同意了史恩华的请求,就这样,新婚不久的史恩华带着士兵上了战场。

任务的执行地在新墙河北岸的草鞋岭上,在那里,史恩华率领着部下做好了准备,等待着日军的到来。

这里是日军率兵进入长沙的唯一一个通道,他必须守在这里,等待着主力部队完全撤离。 9月20日,日军来到了这里,他们用战机战车为掩护,对着草鞋岭发起了冲击。史恩华没有认输,也没有恐惧,他率领着士兵冷静应对,在紧密的枪弹中与日军激战了两天。

日军的火力越来越猛,史恩华的部队损失惨烈,迫不得已,他们转移到了笔架山上,这里已经是新墙河北岸的最后一道防线。

日军眼看着两日都没能攻下这里,便派出了更多的支援,史恩华的士兵能够战斗的越来越少,可他仍旧没有屈服。

9月22日,覃异之打去电话,在电话中,覃异之让史恩华在逼不得已的时候率领部队靠东突围,他会在外面安排兵力协助。

但是直到9月23日,史恩华都没有再传出消息,覃异之再次打过去电话,要求他率兵突围,史恩华却拒绝了。

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只剩下了最后40多个士兵和两个排长,突围已经没有了意义。“师座,我们来生再见吧!”说完这么一句话之后,史恩华就挂断了电话,继续投身于战斗中。

史恩华战斗到最后一刻,这一战结束之后,史恩华全营牺牲。但他们歼灭日军上千人,完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他的故事也感动了许多人,在2012年,史恩华被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成为了中国承认的革命烈士。

0 阅读:75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