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5月,红军打了一场大胜仗,徐海东组织战士们总结经验。这时,一个奇葩战士

麻麻赖赖 2025-05-08 15:10:24

1934年5月,红军打了一场大胜仗,徐海东组织战士们总结经验。这时,一个奇葩战士站起来:“领导,你没有指挥好这场战斗,我觉得你要反思。”

这个战士是谁?他为什么敢反对上级领导?

战士的名字叫刘震,湖北孝感人,1915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自幼给有钱人家放牛维持生活,还干过雇工。

他虽然没有念过多少书,但是他知道红军部队,是为了穷苦百姓能过上幸福生活而打仗的。所以,他参加了当地的赤卫队,等到年龄达标了,就到红军部队当一名真正的战士。

没过多长时间,他就成为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1933年6月被编入红25军手枪团,这时,他和韩先楚是一个班的战友。

1934年5月,部队短缺粮食物资,军长徐海东率领部队奇袭国民党第54军,建在罗田县城的物资仓库。

这场战斗大获全胜,他们缴获了7000多块银元,还有大量武器装备。这时,刘震是手枪团某班的副班长。

战后,徐海东组织战士们总结经验,战士都在夸赞上级领导指挥有方,还说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

谁知,刘震却不这样认为,他站起来对台上的徐海东说:“这次战斗,你指挥地不好,不能算是胜利。”

刘震身边坐的战士面面相觑,心里想着,你一个小小的班长,竟敢批评军长,你想干啥呀!

刘震所在班的班长呵斥道:“你胡说啥呀,副军长也是你一个小班长可以批评的?”

刘震的倔脾气上来了,大声说道:“怕什么?徐副军长都说了,言者无罪,我为什么不能说?”几个战士想让刘震坐下不要说了。

谁知,徐海东听到这些话并不是生气,笑着对刘震说:“你继续说,我接受你的批评。”

刘震的胆子很大,继续说道:“军长,我给提三点建议。”

1.攻击敌人,你没有组织好火力配备;

2.撤退时,没有法,造成了严重损失;

3.在仓库里拿东西时,没有及时进行,导致我们少拿了很多。

徐海东很欣赏刘震,这些失误,他敢指出来,也敢当着大家伙的面说出来,证明他是一个能力强的人。

徐海东当即表示:“我接受你的建议,并在日后的战斗中加以改正。”

几天后,刘震就接到通知:“担任224团1营1连的指导员。”由班长直接升为连指导员,这是连升两级半啊。

当时,韩先楚都有些羡慕,打趣道:“你是说三句话,连升两级半啊。”

1937年12月,刘震率领部队跟随334旅开赴抗日前线,日本人为了困住抗日根据地,修建了大批碉堡。

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有些落后,打不掉这些碉堡。刘震发现这个情况后,找到技术人员,一起想办法,如何攻打日军的碉堡。

在众人的努力下,将迫击炮改为曲射,直射两用,成功解决了碉堡难攻的问题。他们用这种办法,打掉了100多个敌人的碉堡。

刘震与敌人打仗的时候,从来不与他们硬拼,战斗前,都会仔细研究战术。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力量薄弱,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硬拼肯定不行,上级命令部队化整为零,在敌后展开游击战。

很多战士都不理解,正规部队变成地方部队,战士们无法理解。刘震多次与战士们讲解,依靠群众的力量,才是打倒日寇的正确方法。

这就是刘震的事迹,面对错误敢于指出,不怕批评,不畏强权。

0 阅读:67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