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深夜,郑苹如被押到小树林秘密处决,特务看她如此漂亮,实在不忍心下手,突然,郑苹如说了一句话,特务立刻成全了她。 1940年寒冬的深夜,上海郊外阴冷刺骨。 二十六岁的郑苹如被反绑双手押到一片荒僻的树林里,月光透过光秃秃的枝桠照在她苍白的脸上。 负责行刑的特务队里有人举着手枪犹豫再三——这样标致的姑娘,放在平时哪个男人舍得下狠手? 这个即将被处决的姑娘原本是上海滩的名门闺秀。 她父亲郑钺早年留学日本,娶了日本名门出身的木村花子,回国后担任江苏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 郑苹如从小住在法租界的花园洋房,在震旦大学念法律,平时爱穿最新款的巴黎洋装,烫着时兴的波浪卷发。 若不是时局突变,她本该和门当户对的空军军官王汉勋完婚,继续过着喝下午茶、看外国电影的优渥生活。 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租界成了孤岛。 郑苹如跟着父亲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街头演活报剧时被中统上海区负责人陈宝骅注意到。 这个情报头子看中了她中日混血的身份——既能说流利的东京腔日语,又继承了母亲的美貌。 经过三个月特训,这个富家小姐成了中统上海区情报组直属成员,代号"蓝旗袍"。 打入日伪高层的任务比想象中艰难,郑苹如先以《良友》画报封面女郎的身份混迹于虹口日本军官俱乐部,凭借母亲的关系接近日军驻沪参谋长小野寺真。 有次舞会上,她故意把鸡尾酒泼在军服笔挺的军官身上,用东京银座的腔调道歉,成功引起对方注意。三个月后,这个傻乎乎的关东军参谋开始带着"木村小姐"出席军事会议。 真正让郑苹如载入情报史册的是1939年截获汪精卫叛逃情报。 那年春天,她在小野寺真办公室的废纸篓里翻到半张用日文写的电报草稿,上面提到"汪氏近期将有重大表态"。 中统上海站根据这条线索,联合军统破译了汪精卫与日方往来的密电,可惜重庆方面错估形势,让这个大汉奸从河内逃到了南京。 随着汪伪政权成立,中统把暗杀目标锁定在"76号"魔窟头子丁默邨身上。 这个原军统第三处处长叛变后,带着三百多号特务在极司菲尔路76号成立特工总部,半年内制造了五十多起暗杀案。郑苹如接到新任务:接近这个色中饿鬼,配合锄奸队行动。 化名"郑小姐"的郑苹如开始出入静安寺路的仙乐斯舞厅。她穿着黑色丝绒旗袍,踩着十厘米高跟鞋,故意在丁默邨常去的包间对面晃悠。 当这个瘦猴似的汉奸第三次邀请她跳舞时,郑苹如装作不胜酒力跌进他怀里——暗处的中统特工拍下了两人亲昵的照片,这些照片后来成为重庆方面宣传抗战的利器。 1939年圣诞节前的刺杀行动功败垂成,那天郑苹如撒娇要丁默邨陪着去静安寺路西伯利亚皮货行买大衣,埋伏在街角的锄奸队员却因丁贼临时改乘防弹汽车失了手。 撤退时郑苹如被76号特务堵在南京路永安公司门口,搜出了勃朗宁手枪。 在极司菲尔路76号的地下刑讯室里,郑苹如经历了七天七夜的拷打。 电刑在她小腿上留下焦黑的疤痕,辣椒水呛裂了肺叶,但特务始终没在她脸上动刑——丁默邨特意交代要留着这张漂亮脸蛋。 直到1940年2月某个雪夜,汪伪政权最高法院院长乔万选亲自签发死刑令,理由不是间谍罪,而是"妨碍新政权秩序"。 押赴刑场途中,郑苹如哼着震旦大学校歌。 当行刑队长颤抖着举起南部式手枪时,她忽然仰起头说了句:"别打我的脸。" 这句话让刽子手们集体退后两步,最终由队长闭着眼睛朝她心口开了三枪。三天后,郑家人收到装着血衣的包裹,里面夹着张字条:"令嫒冥诞,特此奉还。" 这个生前被小报称为"汉奸情妇"的姑娘,死后四十年才等来一纸追认烈士的通知书。 如今上海福寿园里,她的衣冠冢紧挨着未婚夫王汉勋的纪念碑——那位空军中尉1944年执行驼峰航线任务时坠毁在喜马拉雅山脉,至死不知心上人早已为国捐躯。 参考资料:郑苹如-百科
1940年深夜,郑苹如被押到小树林秘密处决,特务看她如此漂亮,实在不忍心下手,突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5-12 11:22:23
0
阅读: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