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王树声大将正在机关食堂就餐,见一战士连打五份饭,王树声好奇上前询问,

裂谷长河 2025-05-16 10:54:18

1968年,王树声大将正在机关食堂就餐,见一战士连打五份饭,王树声好奇上前询问,小战士一脸惊恐,小声地说:“别管!小心引火上身。”

1968年春天,北京机关食堂里飘着土豆烧白菜的香气。

六十二岁的王树声端着搪瓷碗排在队伍里,军装领口磨得发白,袖口还沾着上午视察训练场时蹭的墙灰。

这位开国大将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周三中午准点来食堂和战士们吃大锅饭。

炊事班长要给他单炒个菜,他总拿筷子敲着碗沿笑:"当年啃树皮的时候,做梦都想吃口热乎的土豆块。"

正吃着饭,王树声眼角瞥见个小战士抱着五六个饭盒往窗口挤。

年轻人军帽歪在脑后,汗津津的脖子后头还粘着片柳絮。

要说是帮战友带饭,也该是两三个饭盒顶天了。

王树声端着半碗饭跟过去,正看见那小战士往第三个饭盒里舀菜汤,手腕子抖得跟筛糠似的。

"小伙子,给谁捎这么多饭啊?"王树声把碗往窗台上一搁。

小战士吓得差点把饭盒扣地上,左右张望半天才凑过来:"您老可别问,这事儿沾上要倒霉的。"话没说完就猫着腰往食堂后门窜,活像后头有狼追着。

这事儿搁在旁人身上可能就撂下了,可王树声是出了名的倔脾气。

下午三点,总务处的登记本摊在他桌上,白纸黑字记着后勤部张主任连着半个月没来食堂打饭。

再往深里查,运输科刘科长、宣传处李干事,七八个干部都让人代领饭菜。

最离谱的是后勤部张主任,顿顿要两荤两素不说,还专门派个小战士跑两条街去买芝麻烧饼。

当天晚饭前,王树声背着手在干部宿舍楼底下转悠。

眼瞅着张主任的勤务兵端着四菜一汤往楼上送,老将军三步并两步冲上楼梯,正撞见张主任跷着二郎腿看报纸,桌上摆着红烧肉和鸡蛋汤。

王树声当场就拍了桌子:"老百姓过年都吃不上的好菜,你倒是吃得心安理得!"

这事闹得整个机关大院沸沸扬扬,第二天大清早,所有处级以上干部都被叫到会议室。

王树声拎着个布口袋往桌上一倒,哗啦啦滚出二十几个饭盒,有的还沾着昨夜的菜汤。

他指着墙上的主席像说:"咱们当年在井冈山,朱老总跟伙夫蹲一个战壕吃饭。现在倒好,当官的把战士当佣人使唤!"

打那天起,机关食堂多了条规矩:干部必须亲自排队打饭。

头两天还有几个科长端着架子不肯动,王树声就搬个板凳坐食堂门口盯着。

后来大伙儿发现,老将军自己顿顿吃到最后,把战士们剩下的锅巴泡开水喝干净。

这事儿传到总后勤部,专门下了红头文件整顿干部作风,全国各大军区都跟着搞起了"食堂自查"。

要说王树声这股较真劲儿,那是有传统的。

早在红军时期,他亲表哥偷拿老乡半袋苞米,被他亲手绑了送保卫处。

后来当国防部副部长,亲侄子想走关系参军,被他拿着笤帚撵出二里地。

食堂事件过后,机关里传开个笑话:宁可惹阎王,别碰老王头。

这话传到老将军耳朵里,他倒乐了:"阎王爷管生死,我管吃饭穿衣,都是要紧事。"

那年五一劳动节会餐,后勤部特意给老将军单留了碗红烧肉。

王树声端着碗转悠三圈,最后倒进病号灶的锅里,搅着大铁勺说:"好东西要大伙分着吃才香。"

打饭窗口的老师傅抹着眼睛跟人说,老将军搅那锅汤的时候,手腕子上还留着抗战时期被炮弹片咬的疤。

这事过去小半年,机关大院起了新变化。

干部们上班都揣个铝饭盒,中午自个儿上食堂排队。

后勤部张主任有回打饭没带粮票,愣是跑回办公室取了再来。

食堂墙根多了排热水桶,再没见战士拎着暖壶往干部楼跑。

倒是王树声还保持着老习惯,每周三中午雷打不动地坐在食堂西南角,就着白菜豆腐给年轻战士们讲大别山里的野菜宴。

0 阅读:69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

裂谷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