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记载,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之位的第二年,即公元1230年,大臣别迭等人上疏建

罗彬锦程说事阿 2025-05-19 13:43:49

《元史》记载,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之位的第二年,即公元1230年,大臣别迭等人上疏建议道:“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这是一条在史上非常著名的重大建议,也被认为是一条毒计。别迭等人具有典型的游牧民族思维:认为汉人对于国家来说百无一用,不如将其斩尽杀绝,将空出来的耕地撂荒转为牧场。别迭将国库空虚归咎于农耕文化,错误地认为汉族农民只会种庄稼,对国家财政毫无助益,不如将其灭族,再将大片农田空出来作蒙古人的牧场。所谓的“悉空其人”,其实就是针对中原汉人的大屠杀。 耶律楚材是高度汉化的契丹贵族。辽亡后曾作过金朝的高官。蒙古伐金时 ,他被逼降蒙,后得到了成吉思汗、窝阔台两代大汗的青睐和重用,被倚为肱骨 。饱读经史典籍的耶律楚材深知,农业对国家财政的贡献远远大于畜牧业,他对窝阔台汗说:“ 陛下即将率军南伐(指灭金伐宋),军需物资从哪里出?如果均平确定中原的税赋,征收盐、铁、酒、山泽、垄亩之利,每年可得50万两银、8万匹布帛、40万石粟米,这些物资足以供给军需,怎么能说(汉人农耕)‘于国无补’呢”? 窝阔台听后似有所悟。他对耶律楚材说:“ 按你的想法尝试去做,让我看看实效如何”。 于是,耶律楚材在燕京、大同等地设置了十路征税使司,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税制度。1231年秋季,窝阔台汗到大同,各路征税使将税收登记账册和征收来的金银布帛都陈列在大汗面前,窝阔台看后大喜过望,笑着对耶律楚材说:“你一直在我的左右,须臾不离,人不用离开就能使府库充实 ,南国诸臣,还有如你这般能干的吗”?当即拜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类同宰相),大事小情都和他商量再定,对其尊敬异常。 上述征收来的税赋包括白银、粮食、布帛的总价值,根据彼时的物价水平,大约可折算为70万两银,这笔财富不用蒙古人一刀一枪用命去搏,轻易就征收来了,换个角度看,这笔钱财又挽救了多少中原汉人的性命呢?

0 阅读:10
罗彬锦程说事阿

罗彬锦程说事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