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永安建制时制定了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繁琐称谓】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等人在桂平紫金山麓的金田村宣布起义,正式扯旗反清,建号太平天国。据记载,到场参加首义的拜上帝会会众约有万余人,其中不少是举族乃至全村一同参加暴动军的。太平军初起时就分设男营、女营,并实行严格的军事共产主义,规定一切缴获要归公,采取集中供给制以解决军队吃饭问题。 8月中旬,迫于清军大举进剿带来的压力,洪秀全等人商议后决定,自紫金山区突围北上。 太平军出紫金山后水陆俱进, 溯濛江(珠江干流) 而上,欲攻取水路要冲永安(今广西蒙山)。萧朝贵、石达开率一部走陆路为前驱,冯云山、杨秀清率则率另一部走水路沿江而上,直扑永安城。 1851年9月24日,萧、石率太平军前锋抵达永安城下,旋即展开进攻。激战至晚间,冯、杨率主力从水路赶至与前锋会合,遂一鼓作气攻入城中,800多守城清军被围歼,这是太平军起事后攻克的第一座规模较大的城池。 攻下永安后,洪秀全于10 月1日携眷属入驻原永安知州府衙。城里的一些官绅、富户被抄家,查抄的财物被纳入“圣库” ,以统筹为军资。太平军入永安后,并未像后来那样大肆杀戮,虽然查抄了了一些富家,但杀人不多,军纪尚可。在永安,太平天国建立起一整套制度,被史家称作“永安建制”。 最引人注目的是,太平天国在永安建立起了自己的一整套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 天王洪秀全年仅两岁的儿子洪福瑱(后改洪天贵福)被封“幼主”,亦称“幼天王”,称“万岁”,规定以后所生的儿子皆称“殿下千岁” ,女儿则称“金金”。军中高级将领称作“大人”;中级军官到最基层的两司马,都统称为“善人”;将领们的子女,男孩称“公子”、“将子”,女孩称“玉”、“雪”;女将被称为“贞人”。各级官员的妻子被称为“贵”,并根据老公官职级别高低细分为“贵嫔”、“贵姒”、“ 贵姬”、“贵嫱”等等,不一而足。 洪秀全为至高无上的“天王”,称“万岁”;杨秀清为“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劳苦功高的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毁家纾难的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足智多谋的石达开为“翼王”,称“五千岁”。规定诸王皆受东王节制,确定了杨秀清居于天国二号人物的地位,其他头目或称军师,或称丞相以及检点、指挥、将军等等。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 的尊讳 ,所有的王都不能称“王爷”,洪秀全以身作则,不称“帝、圣、上、皇”等,仅称“主”。 从天国制定的这些森严的等级制度不难看出,洪秀全声称“天下多男子,皆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皆是姊妹之群”,“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天国,不仅不是想象中的“人人平等”, 其实就是个大忽悠。
【太平天国永安建制时制定了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繁琐称谓】
罗彬锦程说事阿
2025-05-19 13:46:37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