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止是“520”!】2000年5月20日,为了纪念世界《米制公约》签署125周年,在国际计量大会(CIPM)和一些计量学家的提议下,每年的这一天被设为“世界计量日”(World Metrology Day)。
我国的度量衡制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黄帝曾经设立“度、量、衡、里、亩”5个计量标准;舜制定了四季时辰的标准。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度量衡就是长度、体积和重量的计量标准的总称,度对应长度,量对应体积,衡对应重量。
那我们现代社会熟悉的基本单位,都和国际单位制有关。国际单位制是由国际计量大会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基本单位在量纲上彼此独立,也就是说它们中的任一个都不能被其他基本单位表示或者导出。
基本单位包括:米(长度)、千克(质量)、秒(时间)、安培(电流)、开尔文(热力学温度)、摩尔(物质的量)和坎德拉(发光强度)。
最初,国际单位中的基本单位,都是用实物或物质的特性来定义的。但因为并不稳定的特性,人们渐渐放弃使用具体的实物或“原器”来定义国际单位,而采用自然界中存在且不会发生改变的物理常数来进行定义。(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全民科普月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