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缺乏主体性,真的会无意识惯坏孩子
畅畅谈育儿
2024-11-09 13:05:15
我发现,以前那个缺乏主体性的自己,真的容易在无意识中惯坏孩子。
.
比如
担心别人看法,怕被认为不是好妈妈,别人一句话,或孩子稍有出格表现,就陷入自我怀疑。
.
没有稳定的育儿观,时而自责对孩子过于严厉,进而对孩子妥协补偿;时而又觉得过于纵容,便突然严厉冷漠。
.
与孩子的心理边界模糊。情绪不稳经常受孩子行为影响,本能地害怕孩子哭闹。为了让孩子少哭闹或停止哭闹,常常陷入妥协或失控吼骂这两个ji端。
.
时而补偿式的宠爱、边界模糊的妥协,导致孩子一不如意就哭闹撒泼,不断挑战底线,用情绪控制妈妈以满足需求,并借此来确认来自麻麻的爱。
.
育儿先育己,当我经过学xi改变,拿回自己的主体性后才慢慢改变了这种模式。
.
如何找回主体性?
1️⃣学会信任自己,不自我否定苛责。
相信自己作为妈妈有独特价值和能力,对孩子成长意义重大。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没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回顾育儿点滴,孩子的饮食、睡眠、情绪变化等时常留意和记录,形成自己育儿的素材。当我们自信且定位清晰,就不会轻易被外界左右。面对各种育儿建议,能依据对孩子的了解冷静分析筛选,而非盲目跟从。
2️⃣学会课题分离。
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分开,有情绪时先接纳自己的情绪,平和后再面对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明白彼此情绪独立。这有助于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也能让我们保持育儿主体性。孩子感受到平和稳定的爱,会更有an全感。
.
3️⃣持续学xi。育儿如闯关,每一关都不一样。看经典育儿书、学xi好的课程是我这几年一直持续坚持做的。学xi能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年龄段的教育要点。
比如了解孩子敏感期行为规律后,我们就不会慌乱无措;学xi和提升自己的情绪能力后,才有能力去承接孩子的情绪。
.
4️⃣明确并坚守育儿规则和边界。针对孩子生活各方面制定规则,如道德、行为规范、作息等。可与家人、孩子共同商讨确定,确保大家理解遵守。
比如 “自己玩具自己收拾”“每天看电视不超两次共半小时” 等规则。孩子违规时,要坚定维护,无条件安抚和接纳情绪,但不随意改变规则。同时,自己以身作则,若自己都破坏规则,如要求孩子早睡自己却熬夜,孩子也很难遵守规则。
0
阅读:1
李盾老师的最爱
育儿先育己,当我们信任自己拥有自己的主体性时,孩子也才能学会信任自己慢慢建立自己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