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随笔集啊!
颢东看文学
2025-03-19 15:37:11
我会被文字打动 笔记灵感
◻️《60后学人随笔》
·
◻️60后学人随笔”丛书是一部展现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学者们学术与人生的丛书,由四川大学李怡教授主编,色调淡雅,文笔质朴厚重,情深意长。
·
◻️我们得以跟随编著者的脚步,见到那个虽不算遥远,但我们未曾见过的时代的剪影。
·
◻️《我的1980》李怡
/
1980年代,对于60后学人来说,恰是风华正茂的好时光。
/
李怡在这一卷中写到了他在1980年代的校园,他尊敬的老师,他青葱岁月的梦想,以及初为人师的他的心得体会。
/
他写到人人喜爱的启功先生,会写,“先生的幽默渗透着一股浓浓的历经沧桑的通脱,因为通脱而解构了某些京城名流骨子里的傲慢与矜持,荡涤精英做派,还原平民本色”。
/
他写到王富仁老师,会感慨,“以鲜明的感性追求迎接新知识的到来,将真切的人生体验当作思想启蒙的起点,是王富仁老师鲁迅研究对我们的唤醒,也是80年代的我们开启文学认知与思想建构的基础”。
/
字里行间尽是博学与通透。
/
◻️《做生活》赵勇
/
我觉得这一卷与丁帆为这套丛书写的序言题目《走出象牙塔的历史抒情》十分相配。本卷作者赵勇,可谓是个十分具有艺术匠心的学者。
/
他有“懵懂叛逆的青春,与时代激荡的风云一起左冲右突”,当然也曾在那个人们需要诗而诗歌也可以被大声朗诵的年代恣意成长和奋进。
/
他的散文笔触较李怡更显细腻和散淡,字里行间,尽是赤诚的欢笑与泪水,真挚的日子纹理和感动。
/
他写他逝去的大伯,会写“许多小知识分子年过几天书后,就或者酸文假醋,或者窗户台卧孩儿——着不下了,但我的草灰大伯却不是这样,他豁达、开朗、风趣、随和,融入水东公社的男女老少之中,仿佛盐溶于水”。
/
◻️《生命的密约》王兆胜
/
王兆胜实在是个很悲悯直爽的人,从这并不华丽的字句中,不难读到一个面带喜容、心存善念,肯进取、懂礼让,有学识、会感恩的老派学者。
/
他写,“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个谜,我们身处其间,几乎不知道该怎样生活。有的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甚至不惜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也有的人一辈子活不出自己,处处受制于人,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做到大道藏身,但如果能认真学习与修养,至少可以做到与道为邻”。
·
◻️这几卷书当真是触动满满也含金量满满,这其中是老一辈学者的来时路,也是给我们的启迪。
读书 阅读 历史 散文 随笔 书荒 书荒焦虑求推荐 散文基础知识
0
阅读:2
浅浅若素
喜欢这本
Sunflower
这套书,喜欢